“是应该寄养还是及时放生?”“属不属于保护性伤害?”涉野生动物资源案件被查扣的动物,一般是先鉴定后托管,鉴定过程中动物因受到惊吓或伤害而死亡的并不鲜见,保管这类特殊罚没财物的机构也应尽到“妥善”义务。为降低动物死亡风险,公安县检察院一直在探索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最优途径,帮助这些可爱的精灵寻找一个临时收容和救护场所,努力让“它们”重获新生。
“这是前不久你们送来的白鹭,经过及时救助,它很快就能康复。看,这是村民昨天送来的猫头鹰。”检察干警参观动物场馆时,中心工作人员一一介绍,如数家珍。
公安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隶属公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安县检察院早在中心成立之初就与该局搭建了常态化的沟通联系机制,通过办案沟通、开展活动等形式共同促进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022年5月,公安县检察院、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就一起非法狩猎棕头鸦雀案的司法鉴定、救护安置等工作开展协作配合,实现快案快办,犯罪嫌疑人被抓当天就在大家的监督下放生20只棕头鸦雀。
2023年3月,公安县检察院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进行沟通协调,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共同探讨将崇湖国际重要湿地作为全县生态修复基地的可行性。在一起滥伐林木案中,检察官、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森林警察到场监督指导犯罪嫌疑人到崇湖国际重要湿地补种树木。该院还组织青年干警到湿地开展补植复绿,扩大野生动物栖息地,帮助成千上万鸟群筑巢安居。
2023年4月,公安县检察院在崇湖国际重要湿地开展生态修复“回头看”时,发现一只受伤的白色幼鸟,由于无法确定鸟儿的健康状况,干警们当即带着它来到公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请专业人士做检查。经辨识,这只鸟属于省级保护动物白鹭,别名小白鹭、白鹭鸶、白翎鸶,中型涉禽,属于鹭科白鹭属,体羽皆是全白,俗称白鹭。目前这只小白鹭仍在救护中心接受治疗。
“中心是否有具备专业救护经验的工作人员?”“救助过程中死亡的野生动物如何处置?”“被制作标本的野生动物是否有档案记录?”“如何保障被放生的野生动物顺利回归自然?”
今年6月,公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公安县检察院提出申请,希望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生态修复金用于支持救护中心发展公益事业,检察官带着问题到中心进行了调研。
据了解,公安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是全国首个县级野生动物救护单位,占地12000平方米,设有野生动物场馆、疫源疫病实验室、动物标本馆、猴园、百鸟园等区域,2015年以来,共成功救助大雁、鹰隼、猕猴、黑天鹅、鸵鸟、梅花鹿、狐狸等鸟类、兽类1396只(头),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359只(头)。
“对于涉案赔偿款的使用问题,我们将探索建立生态修复专项资金制度,开展专项修复金助力野生动物救护公益事业试点工作,把违法行为人缴纳的生态修复金专款用于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救助经费。”座谈会上,公安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宋晓莉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我们有100多位‘长租客’,每天的‘伙食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有医疗救治、健康监测、设施维护等,这笔资金确实是雪中送炭。”中心负责人张鹏说道。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因案罚没的野生动物同样需要一个安全的家。
据悉,近年来,公安县检察院着力打造“检守江湖”工作品牌,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立湿地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跨部门综合治理协作机制,搭建生态修复基地,让涉案野生动物有家可回、安全放生。
(全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