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黄梅县法院:推进共享法庭建设,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2022-06-30 11:33:24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黄梅县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持续推进科技赋能,推动现代科技与司法审判深度融合,秉持“找准定位、多元发展”的目标导向,不断深化“共享法庭”基层创新实践,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在线参与司法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司法体验,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助力社会基层治理。
 
  一、精准把握定位,助力诉源治理
 
  一是健全机制,激发“共享法庭”实效。充分发挥“共享法庭”在诉源治理中的重要前哨作用,制定《“共享法庭”建设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具体到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完成时间,督促落细落实,切实提升“共享法庭”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建立“共享法庭”运行机制,明确“共享法庭”庭审案件类型和程序。建立在线庭审技术常态化培训机制,印发在线庭审操作手册,帮助法官及审判辅助人员熟练掌握在线庭审技巧,提高审判效率。
 
  二是共处联动,铺就高效解纷网格。结合黄梅县实际,2022年上半年率先在具备条件的社区打造“共享法庭”示范点,计划2022年底在16个乡镇全面设立。构建以法院为终端的纠纷化解体系,将“共享法庭”打造成一站式诉讼服务、多元解纷、基层治理的最小支点,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确保矛盾纠纷高效化解、人民群众便利解忧。
 
  三是全面覆盖,构建全域协作机制。将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行业组织作为“共享法庭”依靠的综合治理平台,把工会、调解委员会、行业协会、仲裁协会与公安、司法行政部门等多元治理主体共建和谐社会的力量整合起来。依托社区、行业组织现有信息化设施,建设“共享法庭”,把调解指导、纠纷化解、线上诉讼、普法宣传等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逐步形成涵盖街道、社区、公安、司法、行业协会等诉讼服务网络,更好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促进经济发展,打造辖区特色
 
  一是对焦区域坐标,回应发展需要。针对辖区区域定位,结合五祖传统文化发展需要,在鄂旅投设立“共享法庭”,法院派遣专业扎实、业务突出的骨干作为定点联系法官,负责化解涉旅游等纠纷。坚持“效率上快、程序上简、方式上调”原则,对涉旅案件实行绿色通道,依法对涉旅案件快立快审快结,最大限度缩短游客诉累。
 
  二是对焦发展风标,服务共富先行。基于小池园区经济占据主流,买卖合同、金融借款等纠纷多发易发情况,在临港工业园设立促进企业法治的“共享法庭”,达成优化营商环境协作共识,为商事纠纷主体提供诉前调解、网上立案、诉讼咨询、法治讲座、在线开庭等全流程智能司法服务。认真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司法办案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是对焦生态航标,保护绿水青山。针对龙感湖管理区企业集中分布,环境污染和买卖合同纠纷同处高发态势,因地制宜特设“共享法庭”,加强涉企纠纷化解及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指导。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依法审理生态环境资源、长江流域禁捕等案件,运用恢复性司法举措和禁止令保全措施,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三、坚持科技赋能,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科技创新提升服务。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定位,相继上线人民法院网上保全、委托鉴定、道路交通一体化、电子送达、收转发E中心等诉讼服务平台系统,实现多元解纷、分调裁审、立案服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法治宣传等六大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是在线服务成效凸显。进一步拓展共享法庭服务功能,提供咨询查询、联系法官、预约调解、法治宣传、事项办理等15项智慧便民服务。今年以来,通过“共享法庭”在线审理案件497件,在线调解案件731件,提供在线诉讼咨询343次、案件查询1050次、联系法官72次、预约开庭调解45次,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是法治宣传扩大效应。依托“两微一网”平台,将庭审直播、案例点播等司法资源前倾,加强“共享法庭”宣传推广,讲好“共享法庭”实践应用的好故事,不断提升“共享法庭”使用频率和实际效果。充分利用村社“共享法庭”贴近群众、熟悉民情、了解民意的优势,扩大“共享法庭”的知晓度,推动“共享法庭”实质化运用。
 
  (吴干东)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