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和市委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措施》精神,推进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职能作用,为浠水县“融入主城崛起,挺进百强储备”创造良好法治环境,5月5日,中共浠水县委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县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从五个方面16条措施入手,就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措施。
一、推进职能定位规范化
(一)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审判职能职责,妥善处理婚姻家庭等民生案件、涉“三农”领域传统纠纷及休闲农业等新业态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多部门联动协同机制,探索分层式递进前端治理路径,健全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三)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聚焦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完善诉讼便民利民服务网络,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实现诉讼权益,着力解决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二、推进布局调整规范化
(四)优化法庭布局。综合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案件数量、人口数量、交通条件、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任务等因素,科学编制人民法庭布局调整规划。
(五)优化队伍结构。选派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熟悉社情民意、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警到人民法庭工作,配齐配强人民法庭队伍。
(六)加强专业化建设。加强综合性法庭建设,推行“中心法庭+法官工作室+巡回审判点+司法便民联络员”运行模式,实现司法服务全覆盖;大力支持人民法庭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法庭、专业法庭。
三、推进基础建设规范化
(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人民法庭建设标准,合理布局功能区、生活区,加快补齐人民法庭业务用房及配套设施短板,积极推进新法庭建设和旧房改造项目,推动各巡回审判点用房及设施落地落实。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法庭”建设,加快推进远程庭审、视频接访、电子卷宗等设施配备工作,全面提升人民法庭智能化应用水平。
(九)加强物质装备建设。严格落实人民法庭装备配备标准,配齐通用审判装备、法庭专用装备和规定执法用车,保障人民法庭办公办案需要。
(十)加强安全保障工作。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加强与驻地公安机关联防联动,配齐警用器械,提升安检措施,严密防范各类安全性恶性事故发生。
四、推进队伍建设规范化
(十一)加大干部培养力度。对扎根基层、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民法庭干警,优先提拔任用;入额遴选时,具有三年以上人民法庭工作经历的法官助理,同等条件下优先选任。
(十二)建立激励关爱机制。建立完善人民法庭干警精准培训机制;建立容错纠错和澄清保护机制;落实各项关爱政策,切实把扎根基层、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民法庭干部培养出来、使用起来。
(十三)健全绩效考评体系。创新考核方法,全面掌握人民法庭干警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健全与人民法庭功能定位相适应的考评体系,促使人民法庭职责使命更聚焦;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十四)建立评估报告机制。探索建立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第三方分析评估报告制度;客观评价人民法庭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参与基层治理的效果;推动人民法庭全面科学发展。
五、推进组织建设规范化
(十五)建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支部建在庭上,推进符合条件的人民法庭单独设立党支部;定期到人民法庭开展党建结对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能力和水平。
(十六)深化纪律作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向基层延伸,建设“清廉法庭”;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严格落实“三个规定”,建立内部管理和日常监督制度,健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张露 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