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4月的检察业务工作落实得怎么样?改进业务质效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如何把疫情失去的“工期”追回来、把短板补起来、把弱项强起来? 5月10日,鄂州市检察院召开全市检察机关2022年一至四月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会,分析一至四月检察业务数据和重点工作情况,剖析短板弱项,研究部署提升检察业务质效办法措施。
此次分析研判会,与以往不同的是,分别按优势指标、中游指标、滞后指标三类逐项、有针对性进行分析查摆,并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工作安排,分析研判更直观、深入、具体。
会上,市院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三个基层院检察长就分别汇报领先业务保持情况、中游业务加劲情况、滞后业务改进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梁子湖区院、鄂城区院、华容区院三位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就整体业务质效提升、降低诉前羁押率、改进行政检察业务质效作了表态发言,
“刑事检察数据指标优化不够全面、平衡,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要牢牢抓住核心指标、重点指标,抓好省院部署重点工作落实,做到稳规模、提质效、增亮点、促提升。”“民事检察办案力度、办案规模不够、还有空白项,要精准监督,拓展案源”“公益诉讼要加大‘国土’‘国财’案件和‘食药环’案件办理,保证数量,提高质量,提升效果”“未检工作要固强补弱,突出特色,打造亮点”“进一步加大经验总结、典型案例、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工作力度”......
市院领导对各自分管工作进行了认真点评,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
“ 要‘跳出鄂州看鄂州’,把全市两级院放在全省大盘中来比较,不能与自己比;要‘跳出数据看质效’,统筹抓好业务质效指标和其他各项检察工作”
“各项检察工作有喜有忧,喜的方面,在高检院通报的60项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中,我们排名上升至全省第4,排名前6的指标有35项,一些长期滞后的指标正向好的方面发展,捕诉质量得到提升......”。闫利国检察长充分肯定了各项业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检察业务、重点工作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他指出,目前存在滞后指标进步不明显,向好的基础不牢固,重点工作没抓到位,品牌亮点少,用心用力抓落实不够等问题。
针对各项业务工作和重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闫利国检察长从五个方面提出工作要求:
一、强化危机意识绷紧弦。当前工作正处于滚石上坡阶段,兄弟市州千帆竞发,你追我赶。全市两级院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危机意识,绷紧弦,树立“不争先进就是后进、不在上游就是下游、不抢先机就是危机”意识,拉高标杆、放大格局,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以更大的决心、更大气力坚决把落后指标抓起来,把工作抓到位。
二、聚焦质效指标系统抓。要用系统观念看待问题,学会“弹钢琴”,统筹抓好工作落实。围绕高检院60项核心业务指标抓落实,努力扩大办案规模,提升案件质效,同时要抓好典型案例、调研信息宣传、公开听证、走访企业等其他工作。要加强部门之间协作配合,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同抓好省院部署落实。要改进数据分析研判,两级院都有每周一分析、每周一思考、每周一改进,以每周精彩支撑每月精彩,以每月精彩推动全年精彩。
三、专项工作再发力。工作越是繁重,越是要突出重点,防止抓而不实、劳而无功。要全力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加快组建第三方机制监管委员会及专业人才库,加大案件办理,为改革贡献“鄂州经验”。认真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加强与公安、法院沟通,统一执法司法理念,促进政策落实。深入开展“严纪律、强素质、创一流”专项活动,扎实推进“吴都检星”工程,加快落实力度,提升落实效果。要每月到省院汇报一次、每月下基层督导一次、每月向省院报送工作小结和典型案例。
四、打造特色亮点增活力。各项业务工作不能与自己比,要与全省先进院比,没有特色亮点,很难在全省考核中拉开差距。要围绕打造“品质检察、特色检察”,出思路、做文章。在打造“品质检察”方面,要狠抓业务质效。在打造“特色检察”方面,要开展“一院一品、一部门一特色”创建工作,认真学习上级要求,到先进地区院学习,结合实际创造性落实,着力培育在全省有影响的办案团队、精品案例、亮点工作。
五、发扬“抗疫”精神强作风。疫情中,全市检察干警闻令而动、勇挑重担,不惧风雨、坚守一线,展示了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把“抗疫”精神保持住、做实、做好各项工作。时间要抓紧,全力把疫情影响的“检察工期”抢回来,把各项检察工作补上去。工作要抓细,做到目标思路细化、应对措施细密、工作推进细致,积小胜为大胜。作风要抓严,不能“把说了当做了”“做了当做好了”。市院领导要发挥表率作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头抓落实。市院各部门要发挥主抓作用,加强对上汇报、对下指导和督导。基层院要发挥主办作用,把上级各项要求分解到位、量化到位、落实到位,打通检察工作的“神经末梢”。
市院领导、检委会专职委员、市院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及基层院检察长、班子成员参加会商。
(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