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大冶法院整合四项举措促进文书制作上网质效大提升工作经验在全省法院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上交流,大冶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敬涛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今年来,大冶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省法院关于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安排部署,以裁判文书制作上网为切入点,推进司法作风集中整治取得初步成效。第一季度,裁判文书上网13568件,上网率达100%。
一是把好思想关,找准目标,实现问题整改大提升。深刻认识裁判文书制作上网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推进阳光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大事来抓,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审管办+督察室”联合工作模式,瞄准“审判质效挺进全省法院第一方阵”目标任务,深入查找突出问题,为整改“靶向施策”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把好管理关,定准措施,实现规范上网大提升。加大优秀裁判文书、精品案例培育力度,着力打造精品文书。组织干警培训6场次。建立校核、纠错流程,避免错字别字等低级错误发生。全面推广表格式判决书, 简明扼要地罗列关键要素,大幅减少文书制作时间和误差概率。成立集中印务中心,确保文书排版、印制统一、规范。创新上网承诺、完善上网审核,有效避免裁判文书“带病上网”。
三是把好督察关,挺直纪律,实现作风转变大提升。坚持每周一督察、每月一讲评、每季一筛查、每案一深挖。审管办、督察室每周联合督察文书上网等重点内容,定期对裁判文书按比例抽查并通报。每月召开“拼抢实”讲评会,对文书上网率及上网质量进行通报。每季度全面筛查上网裁判文书,形成自查报告,及时进行整改。深挖裁判文书制作上网背后的司法作风问题,推进作风整顿重点突破。
四是把好调研关,健全制度,实现长效常治大提升。通过法官专业会议、审委会、讲评会等,研究讨论裁判文书制作中的问题短板、作风问题,采取科学应对措施。严格实行“谁审核、谁签发、谁负责”机制,并纳入绩效考核,强化文书检查、讲评、筛查,兑现奖惩、严肃问责,努力实现“当下治”“长久立”。
陈敬涛表示,作风整治没有句号,只会更严。阳光司法只能增辉,不能蒙尘。今后,大冶法院将以扎实的作风,一流的文书制作上网,展示法院一流形象,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李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