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拂,和煦午后,铁山某小区两邻居晒太阳遛弯相遇时点头一笑。有不知情人啧啧称奇,一对差点闹上法庭的邻居怎么又和平相处了?原来是铁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化解了矛盾。
刘某某与被害人甘某某是多年的邻居关系。2022年春节前夕,双方因在公共楼梯间搭建铁闸门引发矛盾,后发生争执并殴打。经鉴定,甘某某的损伤程度属轻伤二级。
该案件移送铁山区检察院后,承办检察官审查案卷时发现,本案发案有其特定原因,即被告人乱搭乱建违章建筑,不仅引发双方矛盾,还存在居民生活安全隐患,如果一诉了之,虽然最简单省事,但不仅不能取得办案效果,而且安全隐患和问题症结依然没有消除,还会加剧邻里矛盾,断送两家之间多年的邻里情。2月22日,承办检察官一行实地走访案发地,认真听取被害人诉求,了解发案起因,决定针对办案中发现辖区内普遍存在的乱搭乱建现象,作为公益诉讼线索移送。另一方面依法能动履职,主动邀请公安机关、社区代表等参与调解,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最终,在承办检察官的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协议。3月25日,铁山区检察院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依法对被告人刘某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谢谢检察官,要不是你们多次耐心做工作,我和邻居的矛盾会越积越深,远亲不如近邻,现在我们握手言和。”会上,65岁的被害人甘某某紧紧握着铁山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的手由衷感谢到。
两家矛盾从何而来呢?针对该案发现的乱搭乱建现象,刑检部门将此作为公益诉讼线索移送该院第二检察部,第二检察部检察官接受线索后,迅速调查核实,发现涉案犯罪嫌疑人在楼道内用木板、铁门等物品在楼梯扶手处搭建围栏,从而导致邻里矛盾激化引发刑事案件。据了解,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劝阻未果,向有关部门反映也未能得到解决,导致社会公共利益持续遭受侵害,两家矛盾也日益激化。2月17日,该院立即向城管、街办等单位发出公益诉讼诉前磋商函,督促解决乱搭乱建问题。
与此同时,该院充分发挥内部横向协作机制,组织刑检部门和公益诉讼办案人员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具体解决方案。2月18日,被告人刘某某主动要求对违法搭建的围栏、棚屋进行拆除,并承认错误、认罪认罚。“东西拆了,我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我已深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今后再也不会乱搭乱建了。”被告人刘某某说到。
此外,针对在调查中发现的违建问题,该院组织召开公益诉讼诉前磋商会,建议相关行政部门进行全面排查,对违建依法予以查处,消除安全隐患。
近年来,铁山区人民检察院聚力“四大检察”融合创新发展,通过融合职能、打通壁垒、联通机制、整合资源,深入践行检察新发展理念。针对轻伤害类典型“小案“,坚持能动履职,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打好“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检察组合拳,用法用心办好每一件“小案”。
(彭小陛 华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