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鄂城区检察院通过耐心细致的前期工作,在一场公开听证会上成功化解一起历时14个月之久的银企间合同纠纷案,不但促使双方当事人当场握手言和,而且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成本,实现了银企双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业务办理受阻双方对簿公堂
事情还得追溯到2020年7月,某地产公司向开户银行申请办理一笔印鉴变更业务,但该公司初次提交给银行的相关资料未通过审核导致办理暂缓,直到数月后再次提交通过才得以办理,期间双方成见日渐加深,该公司一度投诉至银行主管部门。2020年11月,该公司认为银行“存心刁难”,将其诉至法院,要求银行承担该账户七百余万元资金数月来无法使用导致的利息损失,而银行方面则十分不解:自身作为国家金融机构严格风控何错之有?法院受案后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双方各执己见致调解无果,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检察机关介入化干戈为玉帛
时间来到2022年2月,鄂城区检察院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中发现上述线索,遂迅速立案展开调查。通过多方询问当事人、调阅法院卷宗、收集双方往来文书、电话录音、开户凭证等工作,掌握充分证据后,承办检察官厘清了案件基本事实,在对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本案中银行没有明显过错,但企业因业务办理受阻导致受损也确属事实,综合评估本案对各方当事人最好的方案是和解,如何充分运用监督智慧兼顾“情、法、理”化解矛盾纠纷成为本案关键。
说破千言万语不如干成实事一桩。为落实“六保”、“六稳”工作要求,检察官一方面秉承司法为民情怀牵线搭桥,通过与各方当事人及代理律师面对面沟通、背靠背调解等方式,不厌其烦地分析案件所涉法律问题,解答当事人疑惑。另一方面践行能动司法理念穿针引线,与法院配合联动,推进案件审理进度。在承办检察官的不懈努力下,这起历时14个月之久的银企间纠纷案件终现化解曙光:原告方同意撤诉,不再向被告追索利息赔偿,但要求被告方承担诉讼费用。
公开听证获人大代表点赞
在前期工作铺垫的基础上,鄂城区检察院适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双方当事人举行公开听证会。经过案情介绍、发言提问、释法说理、综合讨论等流程,双方当事人彻底打开心结,当场握手言和,并在与会人员的见证下达成协议:原告同意撤诉,由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检察机关运用公开听证的形式,既给我们大家普及了金融管理条例、合同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又成功化解了争议,使双方放下了诉讼包袱,实现了办案质效与人民群众满意度的双提升!”听证员鄂城区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谢祚杰会后感慨说道。
环境似水,企业如鱼。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鄂城区检察院自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以来,始终贯穿能动司法理念,坚持“应听证尽听证”,以透明公开促公平公正,持续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营造优良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贡献检察力量。
(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