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6 20:34:24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切实保障农村群众交通出行安全,入秋以来,通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结合辖区实际,认真分析研判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新形势,狠抓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竭力营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一、聚焦源头监管,消除安全隐患。一是排查重点车辆隐患。组织民警深入乡镇企业、中小学幼儿园等重点单位,进一步清理、排查车辆和驾驶人信息,逐车逐人建立工作台帐,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加大农村客运车辆和站点的检查力度,督促公交公司加强客运车辆及其驾驶人的安全管理,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二是排查农村驾驶人资质。对农村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面包车驾驶人资质进行全面核查认证,坚决杜绝无牌、无证驾驶人、车辆上路行驶,并积极劝导、督促农村摩托车办理年检、保险等业务,从源头上预防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10月份,在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下,全面启动摩托车、电动车“两车”整治行动,全力遏制“两车”事故发生率。三是排查重点路段安全隐患。组织民警对辖区农村地区主要交通要道、通往各乡镇的重点路段进行认真梳理,重点排查急转弯、陡坡、临水危桥等安全隐患较多地段,对安全防护栏缺失损毁、警示标示标志不清楚等情况登记造册,及时上报县政府督促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尽快整改。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隐患24处,整改完成18处,正在整改6处。
二、聚焦路面管控,严查交通违法。一是强化巡逻防控。细致分析农村道路各类车辆的出行规律和违法特点,积极协调乡镇、村社力量,合力利用“一村一辅警”,采用“步巡+车巡”“流动巡逻+固定检查”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村主干道见警率和管事率,加强重点时段、危险路段、事故多发易发路段巡逻检查,最大限度地确保路面管理不失控。二是强化违法查处。根据农村交通管理实际,加大对面包车、低速载货车辆、摩托车等车辆的管控,严查重处超员、超载、超速、无牌无证、酒后驾车等交通违法行为,同时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方针,轻微违法以批评教育为主,重点违法一律依法查处,从严处理,形成高压严管态势,震慑交通违法行为,净化农村道路交通环境。三是强化联合执法。加大交警大队与农村派出所联合执法力度,由交警大队出资向全县十个农村派出所配齐吹气式酒精测试仪、锥筒、反光背心等交通执法、执勤装备,同时派驻2名辅警到派出所专职协助交通管理工作。入秋以来,交警大队与派出所开展联合执法执勤8场次,查获醉、酒驾18起,无证驾驶12起,违法载人、不佩戴安全头盔等其他交通违法行为100余起。
三、聚焦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一是注重校园宣传。新学期开学后,交警大队联合辖区派出所深入各中小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讲解交通安全常识,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9月份,通城交警深入辖区城关、南门等多所中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受训师生400余人,切实提升了在校师生交通安全防范意识。二是深入群众宣传。联合乡镇政府相关部门,深入集镇、车站等农村人流、车流聚集地,以摆放事故展板、散发宣传资料、剖析典型案例、讲解安全常识、开展文明劝导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村群众、车辆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开展乡镇交通安全宣传4场次,散发宣传资料8000余份,近20000名农村群众接受了交通安全教育。三是加强线上宣传。用好“通城公安”“通城交警”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有效加强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定期对醉酒驾行为人实名、实车牌、实处罚曝光,10月以来已曝光醉驾9起、酒驾86起,为存在侥幸心理的酒后驾车人员敲响了警钟。
(吴逸斌)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