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厅吃饭,你是不是有个习惯,面对餐厅提供的消毒碗筷,总是要用开水烫一烫才用得安心。然而,这样做就真的“安全”了吗?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餐饮业逐渐恢复经营,众多食客们迫不及待地到酒店、餐厅品尝各色美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依然不能对餐饮安全放松警惕。
7月初,浠水县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的办案人员在依法履行职责中发现,县内部分餐厅对提供的消毒餐饮具未建立索证制度,也未索取消毒单位的营业执照和消毒合格证明。
对此,办案人员先后到该县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和部分餐饮服务企业进行调查核实,发现线索情况反映属实。据办案人员调查发现,县内仅有的一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存在诸多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的行为,部分使用该消毒单位提供的消毒餐饮具餐饮企业也普遍存在未建立索证制度,未索取消毒单位的营业执照和消毒合格证明等问题,严重威胁群众饮食安全,侵害社会公共利益。
了解相关情况后,该院正式立案审查,并先后向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县卫生健康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要求两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共同守护食品安全。
8月中旬,两部门先后就检察建议进行了回复。卫生健康局回复称,接到检察建议后组织专班对县内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对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依法查处,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检测,督促其提供安全合格的消毒产品。
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复称,针对检察建议提出的问题,该局组织开展了全县餐饮服务单位专项检查活动。对全县使用集中消毒餐饮具的120家餐饮单位进行了逐一检查,现场下达了《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3份。下一步,该局还将持续开展执法检查活动,定期开展餐饮具抽检,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8月下旬,为了解办案效果,该院派员前往县内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和部分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回访。办案人员发现,检察建议提出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解决。

整改后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
守护美好生活,从舌尖开始。该案中,检察机关对履行职责中发现的餐饮具消毒安全问题,通过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的方式圆满解决,回应了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期待,为守护“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贡献了检察力量。
(
熊毅 姚凯 杨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