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9日,全省系统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要突出问题导向,“抓稳抓实专卖监管,始终保持打假打私高压态势,切实加强真烟异常流动综合治理,红安县烟草局利用“三”紧,践行“两个至上”,有力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生态。
一、盯“紧"来件,防假私烟输入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假烟销售模式迅速升级。传统的线下交易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网上下单、物流寄递发货、电子结算。假烟贩利用物流寄递快捷便利、覆盖面广、隐蔽性强、违法成本低的特点,逐渐将传统自运贩烟模式转向物递托运模式。假烟贩利用这种新型模式可以绕开中间环节,直接与消费者或我们的终端零售户对接,物流寄递让运销链条更紧凑、周期更短,市场渗透力、破坏力更强。
随着监管打击力度不断加大,造假者的花样层出不穷,为假烟量身定制了各种各样的异形包装,仿真烟方式邮寄、邮单化名、收寄件人电话同为寄件人(造假者)、收件地址用公检法执法单位等等,并充分利用物流寄递行业大批量销售假烟冲击全国各地卷烟市场。红安县烟草局针对寄递行业现状,一方面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物流寄递专班队伍;二是培植、发展跨行业线人拓宽物流寄递举报渠道;三是联合邮政开展“数据同享、问题同诊、打击同时”方式,储存并锁定假冒卷烟邮单信息,只要邮单内信息再次露头就打。同时与公安相关部门通过案件研讨、类案指导追源头,为打假打私移送追刑提供坚实保障。
2020年1月,红安华家河人陶某某通过物流公司无证运输假冒卷烟案,经寄递线人举被红安县局查获现场。
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红安县烟草专卖局物流专班通过日常监管,共查获假冒伪劣卷烟154起,15.78万支,涉案值25万余元。
二、跟“紧”寄件,防真烟异常外流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烟贩带来一个投机钻营的平台。不法烟贩通过网络获取全国各地卷烟市场信息,也是通过网络牵线搭桥与异地不法者狼狈为奸、沆瀣一气通过寄递渠道把所在地滞销卷烟化整为零、少量多邮、多点开花的方式在全国各地进行对倒或销售。为了逃避打击,他们采取邮单化名、不署名,收寄同一人或多人寄收件等形式,规避每人每次限寄2条(400支)的规定。这种邮寄卷烟目前基本上属于零风险,就算一两次被查他们的违法成本也是非常低廉。红安县局在面对真烟异常外流压力下,适时调整策略应对市场:一方面通过内网系统查看。某个经营户如果在一个时期内顶格订购滞销卷烟品种,就确定为异常订购。必须及时上门了解、掌握情况,及时跟进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防止滞销卷烟外寄与转手外流。一方面建立真烟外流相关明细台账。对一些隔三差五按正常邮寄卷烟规定的邮寄现象,必须当时到各个寄递公司对照邮单信息一一查对,防止化整为零超限量邮寄,事后登记在册,掌握卷烟去向的明细台帐。
对于那些经常不间断、蚂蚁搬家方式向外超限量邮寄卷烟的不法者,必须依据线索深挖、深查,掌握卷烟来源与去向。然后联合公安及相关部门,严厉打击这种无证运输(超限量)卷烟的行为,彻底根除一些不法者抱有在物流寄递大干一场的梦想与侥幸心理。
2021年6月,卷烟经营户武某某从不同快递公司向外超限量邮寄真品卷烟时,经举报被我局稽查人员当场查获。
三、抓“紧”宣传,还寄递一片净土
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查处无证运输(超限量邮寄)案60起,查获卷烟9.62万支,涉案值11万元。
红安县局经过不但探索和推动与寄递行业面对面"同步交流、集中宣传、相互探讨”等新模式。同时利用线上普法途径,拓宽法治宣传与沟通渠道。利用快递行业微信群、小程序及相关APP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群聊、动漫、图解、短视频、H5等形式,创新普法方式,调动快递人员学习烟草相关法律法规及真假卷烟举报热情。群防群治等宣传手段,旨在向广大快递员讲授法律常识及指导、回答烟草相关的问题,提高快递人员法律意识与举报、防范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也承载着社会的使命与担当,让法治精神根植寄递行业,真正使宣传工作成为维护广大群众权益的一面盾牌。
保一方平安,就要落实好“我执法我普法”责任制。需要不断优化每一个环节,让日常监管常态化,才能切实保障红安卷烟市场的秩序稳定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确保这个星火之窗变为干净之地。
(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