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岸镇位于罗田县东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的西南脚下,是进入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门户镇,群山环抱。辖区内的居民都依山居住,且较为分散,由于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多,交通相对不便,罗田县公安局大河岸派出所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创造性的推出“背包警务”流动办公模式,主动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特殊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真是太感谢了,你们帮我解决了大问题啊……”大河岸石头井村的郑维艳拿着民警送上门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一再道谢。在一次下乡走访中,大河岸派出所民警任远博了解到石井头村的郑维艳身份证过期且家中户口本遗失,因为其腿部残疾无法到派出所办理业务,而没有身份证又将影响到其领取社会福利待遇。任远博回去后就联系了户籍民警,第二天,两人一起背着照相机上门给郑维艳拍照采集相片换新身份证,并补办户口本。身份证和户口本办好后,民警又及时将证件送上门,让郑维艳顺利的申领到了应有的福利待遇。
2021年5月份,大河岸派出所接到一个自称陈玉珍的人从江苏省打来的电话,称自己是罗田大河岸镇石缸山村人,现生活在江苏省东台市,多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申报户籍,没有身份证,今年到当地公安机关申报时,被告知需要罗田警方提供相应的证明资料。陈玉珍说由于身体原因无法自己回到原籍办理,请求大河岸派出所予以帮助。收到求助后,民警迅速到石缸山村入户调查陈玉珍的身份信息,了解到陈玉珍20岁左右时外出打工至今一直下落不明,辖区也无任何身份信息,但其家人看到陈玉珍近照后,确认其为失踪多年的姐姐。大河岸派出所民警对其亲属,村委做笔录材料,补齐了申报户籍所需资料并配合江苏省东台市公安局帮陈玉珍补办户口。陈玉珍补办身份证后被家属将其接回大河岸镇,她专程到派出所感谢为其提供帮助的民警,她拉着民警的手说:“如果不是你们办事这么认真负责,我现在还不能回家,真是太感谢了。”
在大河岸派出所户籍辅警小胡的桌面上放着一个双肩包,里面放着笔记本、照相机、业务资料、需要送上门的证件、反电信诈骗宣传单等资料,小胡在办理好窗口业务的同时可能会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针对居住偏远、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特殊群众,大河岸派出所统筹安排,隔三差五下到村小组,主动为群众采集照片办理身份证、送证上门、提供户籍业务咨询、开展政策宣讲等。“背包警务”将群众需求第一时间解决在家门口,实现了窗口服务不缺位,给辖区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点赞。
“背包警务”不仅仅是送证上门,民警还将执法办案、法律宣传、安全检查、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走访慰问等警务工作装进警务背包,进村入户,将警务工作背进田间地头、送到街头巷尾,还把社情民意、困难诉求装进背包带回来,做到了警务围着民意转,服务围着百姓转,切实做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极大提升了辖区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的满意度。
大河岸派出所还立足“一村一辅”警务模式,制作警民联系卡,上面写着驻村民警和辅警姓名、联系方式和报警电话,将联系卡贴在每家每户门口墙上,名片发放到每位群众手中随身携带,确保群众有事能第一时间联系到派出所民警。同时,调动辖区村(居)治保、单位内保、平安志愿者等力量,组建“葆心义务巡防队”,在社区民警的指导下,开展义务巡逻、隐患排查、救助帮扶、纠纷调解和普法宣传等志愿服务。
“背出去”“背回来”。一个警务双肩包,一颗为民服务心,大河岸派出所民辅警不辞辛劳来回奔走,将背包背在身上,将责任扛在肩上,成为当地一道最独特的风景。两年来,大河岸派出所民辅警共上门办证256件,服务群众350人次,使用“背包警务”架起了一座警民“连心桥”。
(郭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