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思越 吴子烟)近日,老河口市司法局薛集司法所与监狱落实“必接必送”工作措施,无缝衔接接回陈某(化名),多举措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安家——从“废墟”到“新居”的暖心蜕变
“多亏了司法所帮忙联系协调,镇里和村里都很关心我,及时帮我解决了住房问题。”刑满释放人员陈某由衷的说。
在监狱服刑15年的陈某回归社会后,站在家破人散的老屋前心情十分低落,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该司法所立即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陈某面临的实际困难,镇平安建设办公室召集安置帮教工作联席会议,通过协调将其安置在一家渔业公司居住,并动员安置帮教工作志愿者协助对破烂不堪的老屋进行翻建。该司法所全程跟进,确保房屋翻建快速推进,将好事办好,使其有了“安身”之处。
安业——一针一线缝出新生活
在为陈某解决住房问题“安身”的同时,该司法所与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协调,结合陈某擅长缝纫的特长,就地就近为其推荐工作岗位。陈某对未来充满期待:“等去工作了我一定踏踏实实好好干,不叫司法所领导白操心!”
安心——法治温度融化心中坚冰
该司法所以“三安”为准星持续开展系列帮扶措施传递党委政府的温暖和司法行政温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有温度的生活指南。”从一砖一瓦帮助搭建新房“安身”,联系推荐工作岗位“安业”,使陈某重拾生活信心。陈某的转变正是这种刚柔并济的帮扶模式最好的体现,用行动为特殊群体打开一扇充满希望的“安心”之窗,为刑释人员铺就回归之路,彰显了社会治理的人文关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可借鉴的司法行政工作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