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停前镇位于鄂皖两省交界处,得名源于驿站,治理难在山区贫瘠且多数人员固执偏激,精神病人较多;又因属农业乡镇,人员居住较为分散,点多线长,进出道路较窄,治安形势复杂。近年来,该镇在充分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后,将"一村一辅警"作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瓶颈问题的一项政治、责任、德政、民生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探索,守正创新,比武提能、立足常长,建章立制,初步诠释出"小角色"演绎"大作为"、"小巡查"托举"大平安"、"小切口"惠及"大民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为改观,基本实现了农村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该镇2022年被黄冈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建设示范乡镇",社会治安发案下降率、交通道路保畅率、平安建设"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大幅提升均位居全县前列。
"一张网"激活"末梢"。2022年初,该镇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和派出所长任副组长的"一村一辅警"领导小组,由17个行政村的治安主任、网格员(志愿者)担任的村辅警队伍。依托镇调解中心组建"一村一辅"办公室,明确派出所一名副所长负责日常管理,合理划分出两个中队,明晰具体工作职责,由各警区民警带队管理;并统一采购驻村辅警的常态化警用装备及标识,统一将待遇纳入保障,积极组织村辅警有分有散灵活机动常态化参与值班备勤、治安巡逻、交通整治、纠纷调解、源头预防等多项工作,做到定期军训、定期培训、定期比武、定期巡查、定期止争、定期讲评、定期考核、定期通报,有力有序织就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的"平安网",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三巡查"坚守"底线"。该镇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出巡路、巡校、夜巡的"三巡"工作法;即白天对重要路段进行"路巡",压制交通事故发案率;在上学和放学的重要时段,对各所学校进行"校巡",严防校园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夜间对重点区域和部位进行"夜巡",确保居民有一个稳定勿扰的平安环境。随后该镇在"三巡"基础上,又在各村成立了由村警、网格员、防火观察员、村民调解委员组成的"一警三员"义务巡逻队,如今在该镇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佩戴红袖章的大爷和大妈对村组重要路段和部位进行巡逻,一道道关系到老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大防线密织展开,"全民在线"的大治理格局悄然张开,坚决坚守住了公共安全最先的一道防线,确保了辖区内无发案、安全无事故和无重大信访事件发生。
"多面手"释放"红利"。该镇充分利用驻村辅警对地理环境、村组结构和村民情况熟知了解之优势,将一个个"多面手"的村辅警安排布置就地开展法规政策普及、协助开展治安管理、矛盾纠纷化解调解、困难群众帮扶等一系列活动,大力推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演绎出新时代基层"枫桥经验";广大村辅警既成为社会治安"前哨",又成为便民利民"驿站",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据不完全统计,"一村一辅警"协作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31起,消除安全隐患127处,成功处置突发事件11起,及时协助破案13起,为民办好事实事79件,及时发现制止收治管理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7起,并通过排查提供线索配合派出所一举破获长达24年的一起命案,受到了黄冈市公安局的通令嘉奖。
(张飚、石浩、魏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