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聚焦“四心”工作法 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2023-02-28 16:55:33 来源: 点击: 0

近年来,通城县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通城”工作目标,坚持“治防”并重、“疏育”结合,努力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2022年下半年全省测评四项指标均实现了正向提升,群众安全感指数达100%,居全省前列,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一、坚持“严打”开路,让群众安心
一是扫黑除恶清乱源。建立健全常态化扫黑除恶领导机制、政法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案件联动会商制度、府院联席会议机制、专项督导机制“五项机制”,以“零容忍”态度,持续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成功侦破戚某谋、李某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侦破4个恶势力犯罪团伙案,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7300余万元;“打伞破网”同步推进,县纪委监委立案7人,向市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19件,县公、检、法、纪发出“三书一函”13份,深入组织学习宣传《反有组织犯罪法》,着力推进八大行业整治,从根本上净化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全县9类涉黑涉恶案件下降23.5%,寻衅滋事发案同比下降46.2%,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二是“十大行动”强震慑。以“雷火2022”“清源断流”“找堵防”、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全县破获各类刑事犯罪案件674起,打掉犯罪团伙25个,连续25个月街头“两抢”犯罪“零发案”,保持11年现行命案全破,全县传统“盗抢骗”案件下降13.8%、破案数同比上升24.7%;紧盯“黄赌毒”治安乱象,全面扫场所、查隐患、捣窝点,办理“黄赌”案件224起,同比上升31.8%;打掉贩毒团伙6个,侦破毒品刑事案件28起;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侦破涉案超亿元的省督“5.26”案,循线抓获犯罪嫌疑人47人,破获电诈案件102起、打掉窝点7个,电诈发案同比下降14.8%。
三是屯警街面护安全。进一步盘活和优化警力资源,全天候开展城区巡逻防控和警情处置工作,健全完善“街面密防快反”机制,科学规划巡逻路线,积极推行特巡警、交警、城区派出所“三警融合”巡防模式,每日投入巡防警力210余人次、车辆40余辆次,按照“点、线、面”有机整合的巡逻模式开展网格化巡防,把警力部署到治安最复杂、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切实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增强对社会面治安的掌控力。乡镇建立巡逻队、村村建立联防队,常态开展夜间联巡联防活动,筑牢治安防范和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2022年全县夜间出行安全感指数显著提升,路面“两抢”、入户盗窃等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3.6%。
二、坚持“强基”导向,让群众顺心
一是建好基层治理“主阵地”。高标准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流程,整合部门力量,做到平安建设联创、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形成运转规范、衔接有序、指挥高效的基层治理实战平台,全县11个乡镇和185个村级综治中心全部建成并实体化运行;创建3个“枫桥式派出所”、16个“续辉调解工作室”、204个人民调解委员会,搭建乡镇“诉前调解”平台,落实县、乡、村、网格四级矛盾纠纷联排联调机制,受理矛盾纠纷3523起,化解3436起,调解成功率97.5%,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二是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力”。推广“中心户长制”,采取“党带群、亲帮亲、邻帮邻”的方式,每20户推选出一名中心户长,全县共选出1.2万名中心户长,充当社情民意收集员、法律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民生事务服务员;建立村级“积分超市”,探索“村民自治+基层治理+群众参与”模式,引导村民共同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落实“三张清单制”,县直党员全部下沉到社区,开展“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活动,实现居民需求和党员服务无缝对接。随着“中心户长制”“积分超市制”“三张清单制”等模式的深入实践和推广,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从“推着干”向“比着干”“争着干”转变,“好人好事有人做、歪风邪气有人抓”的氛围日益浓厚。
三是织密重点人群“防网”。建立“六类重点人群”服务管理联席会议机制,强化条块结合、部门联动。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大走访活动,每月走访“法轮功”和涉政重点人、刑释对象、社区矫正人员、精神障碍患者、涉毒人员等重点人员,建立动态管理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定期开展领导带头访、乡村干部日常访、网格员随时访活动,确保所有重点人员不失管、不失控、不出事。
三、坚持“化解”为要,让群众定心
一是强化开门接访。以化解信访积案为重点,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最大限度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周一在县信访局接访,周二至周五其他县领导轮流接访;各乡镇和县直部门实行周一主职干部同步接访,班子成员轮流坐班接访。全县信访事项处理效率不断提高,信访秩序明显改善。全县共接待来访群众928批1665人次,其中县主要领导接访344批943人次。
二是强化包案化解。印发《关于县级领导包案化解信访事项的通知》,32名县级领导干部牵头包保全县165个重点信访事项,建立责任、任务、化解、稳控“四个清单”。县委主持召开4次“四大家”联席会议,对重点信访积案逐个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化解措施,全县化解信访积案150余件。确实不具备化解条件的制定稳控措施,做到化解与稳控并举,确保矛盾不激化,人员不失控。
三是强化吸咐稳控。压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对全县房地产、涉众金融、民师、宗教等19个重点领域排查出的 205件不稳定因素,严格落实动态管控措施,压实“一人一专班一对策”责任,落实早中晚“一日三见面、三报告”工作措施,确保盯紧看牢,严防滋事生乱,坚决杜绝“冒泡”事件发生。
四、坚持“宣教”引领,让群众舒心
一是政法公开,取信于民开展“政法系统开放日”“警民恳谈会”“政法双评”等活动,举办离退休老干部专场、民营企业家专场、联农带农代表专场共24场次,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政法干警家属代表、媒体记者及群众代表走进政法机关,近距离感受新时代政法机关和政法干部的新形象、新作为,努力提升政法工作透明度、社会认知度、群众满意度,增强社会各界对政法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共同营造良好的平安法治环境。聘请百名党员、干部、群众为政法工作监督员,主动接收社会公众的监督,主动听取意见建议,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
二是广开言路,问需于民。建立全县县委政法机关班子成员、乡镇政法委员联系“两代表一委员”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互动交流。通过上门访谈、会议座谈、宣传政策、电话沟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面对面”通报政法工作,“零距离”收集社情民意,“心连心”解决困难问题,“肩并肩”争取理解支持,对“两代表一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虚心接受并及时改进,最大限度争取“两代表一委员”对平安建设工作的支持和认可。
三是普法宣传,寓教于民。打造“百场巡回审判”活动品牌,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律六进”宣传活动,开设“以案说法”专栏,主动发好政法声音,讲好政法故事,宣传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的先进典型;公布一批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案说纪、以案说“治”。成立22个屋场会政法宣讲工作组,深入村社区召开“平安夜话”屋场会940余场次,把宣传触角延伸至基层的“神经末梢”,切实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中共通城县委政法委员会供稿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