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廉机关建设启动以来,黄梅政法系统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清廉机关建设的部署要求,立足部门实际,突出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大力实施“123步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向每个支部和党员覆盖,有机将清廉机关建设融入政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让各家党组织推进清廉机关创建有能力、有办法、有支撑、有抓手和有特色。
培养好“一支队伍”,即各级党组织党务干部队伍。从选配、培训、考核、交流等各个环节入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机关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尤其要重视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及纪检委员的配备,严格选拔条件,真正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干部选配到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及纪检岗位上来。既要确保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及纪检组负责人参与机关相关业务工作,又要确保他们工作上的独立性。加大对党务干部的培养力度,通过集中培训、轮岗交流等途径,帮助他们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使机关党务工作岗位成为提高素质、丰富阅历、培养人才的重要舞台。
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即严格落实清廉机关建设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纪检组派驻及支部纪检委员实现全覆盖,严格落实监督责任。政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教育和引导政法系统党员干部要牢记“政法姓党”的政治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真心实意拥护党。以打免疫针、敲警示钟,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履行一岗双责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释放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一刻不停、一寸不让、一以贯之、一抓到底。推行党务公开,落实机关党委(党组)和党支部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党费收支情况、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定期公示等制度。坚持机关党组织书记述责述廉评议制度,各级机关党组织书记述出了压力、述出了动力、述出了组织力,形成了主动抓党建、促党建的高度自觉,强化了机关党委(党组)书记和各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意识。
亮剑腐源“三不治理”,即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为牵引,通过对“想腐、能腐和敢腐”实施治理锁上“保险”,推动“腐败禁于未萌”。强教育,铲“想腐”之源。深化“党旗耀政法、公正铸忠魂”党建引领工程,探索廉政提醒“六必谈”、重大案件审前宣誓、廉政家访等举措,激发干警拒腐防变思想自觉。强规范,斩“能腐”之根。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严格落实政法系统“三个规定”实施细则,聚焦制约公正司法的堵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出台“四类案件”监管制度机制,扎紧扎牢司法权运行制度笼子。严监督,摧“敢腐”之基。对可能涉及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案件,实施业务审查和监督调查“一案双查”,完善线索收集、移送共办、交叉督察机制,对司法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如今,政法队伍以清廉机关建设统领除险保安工作,健全完善守土有责、齐抓共管的履责机制,推动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健全完善见微知著、敏锐感知的预警机制,提升把握草蛇灰线的本领;健全完善突发快响、高效协同的处置机制,提升风险隐患应对能力;健全完善复盘回溯、举一反三的反馈机制,做到全过程回溯、全要素复盘、全方位借鉴、全时段反馈;健全完善科学立体、赛马争先的晾晒机制,实行全域全量全程晾晒,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政法队伍建设作风形象、社会评价持续向好。
(张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