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口镇地处公安县西南边,辖19个村(社区),共有居民16000余户5万多人。近年来,该镇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在农村普遍建立并完善“十户长制”,推选治安中心户,开展“十户联防”、群防群治,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逐渐形成。
选贤任能建队伍
一是明确原则,确定范畴。结合农村特点,按照靠近居所、便于管理的原则,在农村以自然村庄为单位十户为单元,组成联防小组,每组推选一个治安中心户,设立一个十户长。
二是明确对象,确定条件。对标有较高政治品德、有奉献精神、有个人声望、有政策水平、有组织能力的人员等“五有”标准,在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退伍军人,以及德高望重的乡贤、种养殖能手等人员中评选。
三是明确程序、确定身份。由片区群众推选和组织认可相结合,按照划分的治安片区,动员广大村民积极推荐候选人并报村治保会,经镇村综治中心共同审定后,进行民主选举产生。并授予“治安中心户”牌匾,牌匾悬挂在其住房的正门外侧上门。目前全镇共有治安中心户1254户,“十户长”1254名。
健全机制强管理
一是党建引领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在乡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一村一网格建立网格党支部,并以十户为一个最小自治单元建立党小组,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二是规范运行机制。坚持“五个一”(即一个工作方案、一张辖区治安中心户网络图、一个治安中心户台账、一张中心户长公示牌、一个工作记录本),推动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三是奖惩激励机制。每年对表现突出、工作积极性高、发挥作用好的中心户进行评比,结合十星级文明户创建,给予适当的政治荣誉和物资奖励。对违法乱纪或表现不好的予以取消并摘牌。
优势独特显成效
“十户长”将十户联合起来开展联防、联治、联创,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起到了“秤砣虽小压千斤”的作用,发挥了独特优势。
一是邻里关照护平安。在远离城镇的偏远农村,存在一定的治安盲区,基层管理相对薄弱,“十户长”对周边邻里家庭状况、人员情况了如指掌,若有突发事件相互呼应,遇有陌生人有人询问,防止不法入侵等等。义红村14组史某敏(男,27岁)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孤身一人没有直系亲属当监护人。该组“十户长”潘德文主动承担义务监护人责任,每天监督其按时服药,经常照料其生活,有发病迹象及时报告村委会、派出所,送医院救治,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二是拉架劝和保和谐。邻里、情感、债务三类是易引发极端案事件的矛盾纠纷,“十户长”协助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发现、调处十户间的家庭、邻里等矛盾纠纷,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特点,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邻里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双剅村6组黄某林在低湖田捞鱼,挖了邻家水田埂导致发生肢体冲突、吵闹争斗、不可开交。“十户长”黄中华获悉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做调解工作,劝解双方都是隔壁三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为一桩小事闹翻脸。同时批评黄某林不打招呼挖别人田埂还不及时修复是不对的。通过反复耐心劝说,两人终于握手言和,黄某林赔礼道歉,把田埂修复完好。至此一桩邻里纠纷在“十户长”的及时劝和下得以化解。
三是互助互帮促发展。邻里之间互助互帮,一家有事连三四,致富能手还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狮子口镇义星村“十户长”李明是致富能手,自己承包了70亩水田,搞虾稻连作,另外还搞葡萄种植,年收入达100万。当上“十户长”后,他带动邻居朱绪海等多户共同搞虾稻连作和葡萄种植,带动10组、12组村民共同发展,广受村民赞誉。
(张健 王磊 毛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