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17:33:41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文/肖中兴(孝昌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近年来,孝昌县人民法院始终把服务发展作为法院审判工作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主动融入“一芯两带三区”发展战略,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积极服务全民创业、经济发展大局,为打造孝昌经济发展平台,塑造孝昌良好形象,营造了良好的营商发展环境,为孝昌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
一、更新服务理念,深化“四个意识”
全力服务经济发展意识。紧扣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依托青年法官法律诊疗团,主动提供法律服务。深入推进建设性司法,出台优化发展环境的12条具体措施,为全县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司法保障;在“开发区”设立法官工作室,选派法官对口联系重点企业,为企业提供“点对点”的法律服务;针对案件审理、走访调研时发现企业在日常管理、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出司法建议、风险提示书79件,发布年度行政、刑事、民事、执行案件白皮书,牢牢把握服务县委中心工作的主动权,特别是结合企业涉诉特点,归纳总结的《企业经营法律风险防范三十六条》,受到辖区企业的广泛好评。
努力担当社会责任意识。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履行社会责任。立足“精准扶贫”驻点村实际情况和法院职能,选派年轻干警到村任“第一书记”,找准帮扶突破口,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7项;积极参与构建司法扶贫大格局,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司法助力和保障,畅通“网上+网下”诉讼服务,加快驻村(社区)法官联系点建设,通过巡回审判、社区法庭、假日法庭等方式,为贫困群众参与诉讼提供便利。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创优服务稳增长”活动,帮助所联系的企业拓展销售渠道。
着力落实便民举措意识。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回应群众期待,构建“四位一体”服务网络,设立10个巡回审判法庭,方便人民群众随时随地随心享受司法服务。一体化推进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八统一”标准化建设,设置八大功能区,集成20多个服务事项,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建成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开通网上立案、审理、送达、缴退费等功能,线上办理各类诉讼事务276件;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接受群众咨询51017人次;打造“半小时”诉讼服务圈,跨地区、跨法院为人民群众办理异地立案、收转材料、文书送达、开庭调解76次,被市中院作为全市法院司法服务品牌予以推广。建成在全市法院一流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室,为家庭困难的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09万元。
推广智慧司法运用意识。以智慧法院建设为目标,积极搭建“互联网+司法公开”智能平台,信息运用实现了审批网上流转、文书网上公开、审限网上督导、过程网上留痕,“互联网+”时代营造的“智慧司法”让审判工作更加智能、高效、便捷。实现执行指挥中心与执行单兵装备移动互联,实现外出执行信息实时化传输,执行全程可视化监控,执行指令一键化发布。2020年,法院外网访问量突破20万人次,庭审直播案件200件,公布裁判文书2696份,回复群众涉法问题35个,广泛接受网民对司法工作的评判。
二、优化“五种环境”,服务经济建设
一是加强涉项目涉企业案件审理,为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服务项目力度。要求全院干警坚决破除就案办案、重办案轻服务等错误思想,树立全局的观念、发展的眼光、服务的意识,确保审判工作与县委的中心工作同心同步,确保审判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高度重视项目案件审理工作,及时妥善解决矛盾纠纷,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加强金融案件审理,规范和调整市场秩序,有效化解信贷风险。妥善审理破产案件。避免和减少消极效应,确保社会稳定和谐,主动与政府部门配合,依法、妥善处理国家、企业职工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破产改制工作有序平稳推进。
二是依法惩恶扬善,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做到快审、快判、从严处理。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三类打击重点,确保专项斗争取得实效;重点惩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保护公民人身不受侵犯;重点惩处盗窃犯罪,保护公民、法人财产安全;重点惩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扫除社会丑恶现象。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平安创建活动。
三是依法定纷止争,努力营造诚信协调的营商环境。加强对群众切身利益的保护,审慎审理民间借贷、抚养赡养、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涉民生案件,加大力度审理建筑纠纷案件,化解群体纠纷,妥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促进和谐用工关系的建立,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关注弱势群体权益,为当事人减免诉讼费,努力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成立为农民工追讨工资专班,实行“快立、快审、快执”方案,及时公正审理合同案件维护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为孝昌融入武汉城市圈新型工业化调整和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化投资兴业环境。注重通过诉讼调解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调解撤诉率达到73.83%,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案结事了,案结事好。
四是加强行政审判,努力营造依法行政的法治环境。依照“保护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优化司法环境,化解行政争议”的行政审判职能要求,规范行政案件审执工作。畅通行政争议化解渠道,主动向政府及相关部门通报重大行政案件诉讼情况,邀请党委、人大参与协调重大敏感行政案件,增进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理解与信任;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从司法审查的视角建言献策,推动行政机关树立法治意识;加大行政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到卫计委、城管局、质监局、交警大队等部门开展专题讲座;多措并举提高行政机关出庭应诉率,公开开庭审理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首例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
五是规范执行活动,努力营造高效权威的诚信环境。为及时兑现当事人合法权益,充分运用网络查控、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发布、信用惩戒、打击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行为以及网络拍卖等手段,打出“组合拳”,形成“合力牌”。2020年利用最高法院“总对总”、省高院“点对点”系统网上查控被执行人存款、房产、土地等信息2000多件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571名,通过信用惩戒促使62人自动履行义务,对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追究刑事责任,网络拍卖被执行财产17次。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水平
认真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开展“服务保障三大攻坚战”、“两学一做”、守纪律、讲规矩、树形象”、“纠风正纪促跨越”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干警政治觉悟和大局意识。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主题党课、专题研学、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及时传达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和上级法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引导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律底线。广泛开展交心谈心,及时掌握干警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抓好警示教育,组织干警认真学习《党章》、《监察法》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支部为单位约谈全院干警,促使干警自觉增强拒腐防变的内心定力。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排查审判执行、财务管理、公务接待、项目建设、选人用人等重点环节的风险点,拟定预防措施。开展大检查、大走访、大暗访活动,对案件审理、外出执行、纪律作风、业外活动进行检查暗访,发出院长督办令,确保整改各类问题到位。
切实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扎实推进庭审、法律知识、文书撰写、书记员记录、信息化应用、法警技能“六大比武”活动,提升干警的业务能力。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探索“干警教干警”培训模式,由资深法官、业务能手总结审判经验,讲授实务技能。召开法官专业会议,针对审判执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相互促进,共同学习,为案件审理积聚新灵感、新思路。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