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17:15:33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天下事,以实则治。
在推进咸宁高质量发展“六大”活动中,咸宁市税务局主动融入咸宁发展的“大棋盘”,以扬鞭奋蹄之态抓好落实,自觉当好棋盘里的一颗钉。
抓落实,就是把安排部署付诸实践,变为行动。
4月底,市委市政府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市开展推进咸宁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统一、大转变、大落实”活动。
“上级有要求,税务有行动,落实见行动,这是咸宁税务工作的鲜明基调,也是咸宁税务的优良传统,‘六大’活动的安排部署要在税务系统落实落细,落地见效。”
市税务局党委迅速形成共识,从组织机构、工作职责、任务清单等方面织密落实体系,以深细严实的态度抓好落实。
恰似蝴蝶效应,这份普通文件形成的涡流,在全市税务系统滚动成一场风雷激荡。
做实机构。联系税务工作实际,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迅速组建,围绕找准税务部门在咸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为,为咸宁高质量发展多做税务贡献,突出税务特色的活动总体方案经党委会研究会后,迅速制发。
充实工作运行机制,在活动领导小组下,组建“1办+4组”的组织体系,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综合宣传、学习讨论、调研、督导4个工作小组,明确了相应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有效避免工作推进中的“多头管理”,形成分兵守口、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联动体系。挂出清单,承接市重点任务清单,结合税务工作实际,制定市税务局的任务清单,明确了市税务局推进“六大”活动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书,对标对表实行挂图作战,确保各项任务按要求落实。
抓学习,是抓落实的前提。
市委书记、市“六大”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孟祥伟指出,“六大”活动的起点是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市税务局坚持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持续深入抓好多层面学习。
市税务局党委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固定为党委会议首个议题,深化“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提高站位,找准航标。
一次集中研学,就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围绕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三个专题,市税务局党委先后三次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在抓好“关键少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将参加集中研学的范围扩大到机关中层干部。
按照吃透 “三头”、做到“三化”的要求,组织税务干部开展学习。通过公文系统和微信群,将电子版学习资料发给全市干部职工,既通过党支部督促党员干部开展个人自学,又以向科室负责人进行提醒的方式,督促非党员职工开展学习,确保学习全覆盖。
抓落实,要察实情。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下,税收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肌体,既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咬合,也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匹配,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咸宁高质量发展大局,更好的发挥作用?
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针对调研,市委书记、市“六大”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孟祥伟强调,选题要精、切口要小、样本要多覆盖,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市税务局立足税收职能职责选题,围绕怎样更好的发挥税收作用这个切入点,明确了12项调研课题,组建12个调研小组,深入基层,扎实开展调查研究。
产业良性发展既惠当下,又利长远。市税务局以税收视角下咸宁产业发展为单位课题,由主要负责同志带队,通过走访企业、拜访职能部门、联系周边地市州税务部门、开展座谈交流等方式,调查收集税收经济数据,为我市产业发展进行把脉问诊,形成的调研报告列入市“六大”办重点调研报告,转交各相关单位落实。
坚持问题导向、责任导向、发展导向,党委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各自牵头一项分组课题,下沉一线,在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教有质量的调查报告。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加强税收共治等建议纳入咸宁市“十四五”规划考虑的大盘子。
抓落实,归根结底要看实效。
活动开展以来,市税务局把“六大”活动开展与做好中心工作和本职工作相结合,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相融通,促进落实减税降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落实精准扶贫要求等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7批28项税费优惠政策,直击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减税降费对纳税人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红利。对于税务人而言,则是一场全方位的“试金大考”。市税务局将疫情防控优惠政策落实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构建“多点搜寻、两级分析、一单督办”落实机制,开启政策落地“加速器”,畅通减税降费“微循环”,促进市场主体减负担降成本。2020年1-10月,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2亿元,仅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就新增减税降费超8亿元。
联合银保监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落实深化“银税互动”措施,通过把“银税互动”范围扩大至纳税信用C级企业,对A、B级纳税信用企业“首贷”实行容缺办理,将“税金增信贷”授信期限由最长12个月调整为36个月等措施,及时向更多小微企业“输血供氧”,助力打通企业复工复产资金链堵点。2020年1-10月,全市“银税互动”共为763户企业发放纳税信用贷款5.01亿元,贷款户数贷款金额较2019年全年增长52.29%、31.15%。
以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和营商环境满意度评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为目标,疏堵点、补断点、找盲点,主动对标省委“30条”,以问题为导,打通关键环节,简并办税流程,提升纳税便利度。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实行企业开办“210”模式(两个环节、一天内办结、零费用)。推行企业注销免办、即办、快办,运用智税云平台加强注销监控,杜绝“超期注销”现象,全市注销企业免办、即办比例80%以上。推广“非接触式、不见面”办税缴费,构建全覆盖、多元化、立体化办税服务体系,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米”。目前,209个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190个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56项办税业务实现限时办结,44项业务“免填单”。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1136户,同比增加57.7%。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脱贫攻坚战中,市税务局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派驻税务干部开展驻村定点帮扶,围绕党建引领扶贫的思路,帮助建强两委班子,落实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基础设施改建、民生问题解决等具体措施,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取得实效。通山县慈口乡石印村118户贫困户如期完成全面脱贫任务。
抓落实最见内功,最需定力。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展鹏宇表示,要在思想上持续重视,行动上持续落实,确保“六大”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书写税务工作答卷。
(杨振豪)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