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荆州市法学会与长江大学共建湖北省域基层治理研究中心、长江大学与湖北今天(荆州)律师事务所共建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签约仪式成功举行,旨在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推动法学理论研究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联合探索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湖北省域基层治理现代化和法治荆州建设贡献智慧力量。荆州市法学会、长江大学法学院负责人及沙市区、荆州区、石首市、监利市法学会等相关单位代表参加签约授牌仪式。
签约授牌仪式上,荆州市法学会副会长、长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华成介绍了长江大学湖北省域基层治理研究中心的概况。该研究中心是由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全省高校人文社科重要研究基地。荆州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廖淑洁对协议内容进行了说明。

荆州市法学会代表廖淑洁副会长与长江大学代表李华成院长签订共建湖北省域基层治理研究中心协议

长江大学代表李华成院长与湖北今天(荆州)律师事务所代表郭王飞主任共同签订成立就业实习基地协议

长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华成教授向湖北今天(荆州)律师事务所授予“长江大学就业实习基地”牌匾

荆州市法学会会长张钦对此次市校、校所合作予以充分肯定并殷切期望——
一是在目标定位上明方向。忠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加深入地推动社会治理理论研究、决策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工作,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努力把研究中心打造成接地气、有底气、鼓士气的省域社会治理研究“试验田”“样板田”,为打造具有新时代特征、湖北省特色、荆州市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强大的法治支持、法学智力支撑。
二是在理论研究上出成果。要放眼全国、立足全省、紧扣全市,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围绕推进省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理论研究是一项紧迫、艰巨任务。研究中心负有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要从国情着眼、省情着力、市情着手,从省域社会治理的主体、结构、对象、功能、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加深对社会治理规律性认识,加强社会治理决策咨询智库建设,积极推进省域社会治理在体制机制、工作布局和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不断创造出更多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
三是在实际运用上求实效。要对省域社会治理涉及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工作开展深度调查、科学分析和梳理总结,以难点、堵点、重点、痛点问题为突破口,做到位居中层、吃透高层、服务基层,多提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合理化建议,拿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乃至具体实施方案,为统筹推进省域社会治理工作提供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
四是在争创一流上下功夫。省域基层治理研究中心这块金字招牌来之不易,这是湖北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的结果,更是长江大学上下努力争取的结果。我们要共同努力,不辱使命,将省域基层治理研究中心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在全国争影响、全省争名次、全市争地位,不断取得无愧于时代的优异成绩。
长江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张凡主持签约授牌仪式并表示,这次签约授牌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仪式,更是一次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启航,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湖北省域基层治理研究中心一定能产出丰硕成果,长江大学与湖北今天(荆州)律师事务所的就业实习基地一定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