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六个基本”建设
筑牢“平安西塞”根基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严荣勇
今年以来,黄石市西塞山区政法综治部门根据“一手抓应急处置,一手抓基层基础”的工作思路,按照“抓基层,强基础,补短板,破难题”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综治“六个基本”建设,有力的推动了平安西塞的发展,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强化基本组织功能,着力推动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区综治委牵头抓总,按季度召开综治成员单位工作例会,推动综治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区综治办年初就细化各部门各单位的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及时分析、通报社会治安形势,研究提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对策、措施和建议;协调和推动解决涉及多个部门或单位的重大社会治安问题,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统筹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主动承担好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责任,认真抓好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主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防控公共安全风险,及时排查和研究解决本行业、本系统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各类隐患和问题。
壮大基本工作力量,着力夯实基层平安建设根基。
区综治委主任由区长担任,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等领导担任区综治委副主任,主抓全区综治工作。区综治办主任由政法委副书记担任,配备1名专职副主任和1名专职网格办主任及5名专职工作人员。区综治委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分别落实了1名班子成员分管综治工作和1名干部为综治联络员。西塞山工业园区、片区、社区、村综治委主任全部由党(工)委书记担任。按规定配齐配强了综治办主任、专职副主任和1-2名综治专干。各派出所所长分别兼任园区、片区综治委副主任,社区民警分别兼任社区、村综治委副主任。西塞山工业园区组建了40人的安保巡逻队,4个片区分别组建了20人的安保巡逻队;社区、村分别组建了10人的安保队;每个社区都落实了2-3名专职网格员;公安分局配备特辅警人员51人,协警80人。全区专职网格员、安保巡逻队、安保队、特辅警、协警人员达到611人,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社区、村“两委”成员全部兼任网格员,确保“一格一员”得到落实。每个社区(村)都充分发挥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和楼栋长的作用,分别组建了不少于20人的志愿者义务巡逻队,志愿者群防群治队伍达到了600余人。辖区110家企事业单位内保组织全面完善,专职内保人员达到了4317名。
建设基本工作平台,着力打造“一站式”服务体系。
按照整合各方资源,集约各方力量,发挥各方功能的思路,打造了“一站式集中办公,一条龙接待群众,一体化解决问题”的区、园区(片区)、社区(村)三级综治中心。区综治中心主要是整合政法委、综治办、维稳办、信访局、公安分局、司法局、社会治理信息中心等部门单位力量,依托群众工作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建立综治信访维稳公共服务平台,并安排专人到公共服务平台实行日轮流值班。相关部门单位,根据临时工作安排,机动派员集中办公。园区(片区)综治中心主要是整合综治办、司法所、社会事务办、派出所、安保巡逻队、法律服务所和辖区单位内保组织等单位力量,依托便民服务中心建立综治信访维稳公共服务平台,安排专人到公共服务平台实行日轮流值班。社区(村)综治中心主要是整合综治办(民调委)、社区民警室、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社区矫正办、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网格员、社区安保队力量,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建立综治信访维稳公共服务平台,安排专人到社区(村)党员服务中心综治服务窗口实行日轮流值班。各级综治中心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梳理本周工作,安排部署下周工作。对存在的涉稳问题进行研判,协调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对一些疑难复杂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及时逐级上报。分析研判结果,报同级党委、政府和党政主要领导。服务窗口值班人员对接待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和其他渠道收集的各种问题,统一实行台账登记,及时分流到相关部门,跟踪“销号”管理。遇突发性事件,综治中心统一调配使用中心工作力量,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涉稳问题,第一时间依法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群体性事件。
完善基本工作机制,着力补齐社会多元共治短板。
今年以来,西塞山区主要是完善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机制、综治维稳形势分析研判机制、信访维稳情报信息共享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重大信访事项包保稳控化解机制、领导接访下访机制、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综治信访维稳法治考核评价机制等九工作机制,细化落实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并坚持高位督查,区委督查室、区政务督查室、区总值班室、区综治办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综治检查督导工作,坚持把综治工作实绩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与业绩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挂钩,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工作责任体系。
构建基本防控体系,着力提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全区以社区防控网和视频监控网为重点,以农村留守人员安全网为特色,同步推进街面巡控网、内部单位自治防控网、应急处突环城封控网、高危人员管控网、公共安全管控网、特业控制网、虚拟社会网络防控网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十张网”建设。以完善“情报主导、扁平指挥、应急处突、打防管控”四项机制为纽带,以信息科技和“全警三员”为支撑,着力构建了空中和地面网上的立体布防,实现了合力强、情报灵、反应快、管控实、打击准,巡防密、封控严、监控宽的无缝覆盖立体化治理模式。着力加强了智能科技化投入,如十五冶月亮湾小区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及现代计算机、通信、控制等高新技术,把物业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统集成在一起,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为小区住户提供了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
落实基本经费保障,着力解决基层综治经费短缺问题。
区、园区、片区综治工作经费按照人均不少于2元的标准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并对社区、村按照每年不少于2万元的标准拨付综治工作经费,确保基层片区和社区、村综治工作有人干事,有钱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