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记者 程勇 陈群安
罗田县位于大别山深处,山路险峻,地广人稀。罗田县人民法院为解决群众诉讼难,诉讼成本高的问题。通过构建“四位一体”(中心法庭+法官工作室+巡回审判点+司法便民联络员)的便民诉讼网络,共开展巡回审判活动458次,法官工作室、巡回审判点接待来访群众500余人次,及时调处、审结民商事案件1836件。该院“四位一体”调处矛盾纠纷成功做法,在不久前召开全国第三次人民法庭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近日,记者在罗田县人民法院采访时发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该院的司法便民诉讼网络已形成“无盲点”、“全覆盖”的格局。
定时定点收案 法官工作室接地气
“我家离法庭60多里,如果到法庭打官司,每次车费得花20多元,现在真方便,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官司!”罗田县大崎乡花桥河村村民杨某拉着法官丁俊的手欣喜地说。
原来,2012年10月,同村村民吴某在烧地边杂草时引发山火,将杨某家的板栗树烧毁33棵,双方就损失赔偿问题多次协商未果。于是,杨某向本村的司法便民联络员陈建中咨询打官司的事。陈建中随即帮他查看了日历,当天刚好是三里畈法庭大崎法官工作室的工作时间。于是,在陈建中的引导下,杨某步行10多分钟,就来到了大崎乡法官工作室办理了立案手续。
因本案当事双方对案件事实基本认可,仅对赔偿数额存有争议,当天,法官工作室法官丁俊便对双方进行了调解。在法官的耐心疏导和释明法条后,双方很快达成了吴某一次性赔偿杨某4.3万元的调解协议。这么快就拿到了补偿款,杨某喜出望外,于是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打通“最后一公里” 司法便民联络员巧穿线
2013年8月,罗田县法院民二庭收到白莲河乡某村43名村民的集团诉状,这些村民十分抱团且情绪激动,他们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起诉了村委会。而该村村委会也十分委屈地答辩称,他们是在为山区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所以绝对不能让步。案件的审理一时陷入僵局。
早在2007年4月15日,43名原告以村民小组的名义,就山林、水田、旱地等土地,与村委会签订了30年期限的土地承包租赁经营合同。但是,2013年3月,村委会将原告承租的土地转租给招商引资企业——某木材厂搞开发。43名村民起诉要求确认村委会与木材厂的租赁经营合同无效,并返还他们的林地使用权。
承办法官找到村委会负责人及木材厂老板释明法律规定,要求村委会及木材厂拿出可行的方案补偿村民的损失。木材厂提出了一次性补偿失地村民的损失、为村里修路、优先聘请当地村民为员工、承诺每年拿出一部分利润提高村集体福利的调解方案。然而,要想做通43户村民的思想工作却是一波三折,合议庭多次深入当地调解,可是村民抵触情绪非常强烈,认为法官是“官”,是村委会专门请来做工作的。为了使调解工作深入人心,合议庭找到该村司法便民联络员李仕书,他是村中的老干部,阅历深,见识广。李仕书三次找到几名原告,以同村人的身份,循循善诱地劝导大家“招商引资成果将惠及更多村民……”终于,原告的态度出现了转机,李仕书当即联系合议庭前来“趁热打铁”。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43名村民一次性获得50余万元赔偿款,16名村民及其亲属被木材厂聘用,木材厂为村里修路并每年拿出利润的8%作为村集体的福利。
进村现场开庭 巡回审判点贴民心
“现在我宣布,葫芦石村饶某、闻某夫妇诉两个儿子赡养纠纷一案,经本庭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如下和解协议……”审判长话音一落,一家人相拥而泣……这是今年6月7日上午,罗田县法院天堂法庭在当地葫芦石村进行巡回审判时的场景。
80多岁的饶某、闻某是罗田县九资河镇葫芦石村人,2008年,看二老年事已高,且祖屋过于破旧,闻家大儿子把二老接到自己家住。谁知,老人与儿子、儿媳同住后常因琐事发生摩擦。今年四月的一天,二老与儿子、儿媳大吵一架后关系闹僵,离开了大儿子家。随后,两位老人找到二儿子,但二儿子认为老人把什么都给了大哥,大哥却不养父母,自己凭什么管?不得不回到破旧祖屋生活的两位老人,一气之下,把两个儿子告到法院。
天堂法庭立案受理后,迅速组成合议庭。同时,考虑到当事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主审法官曾献阳决定到村委会现场开庭。因原被告双方对立情绪较大,在案件开庭审理前,法官就多次入村了解情况,查找矛盾纠纷源头。在庭审过程中,双方仍然争锋相对。老大认为,自己已赡养父母多年,尽到了作儿子的义务,现在该由老二负责了。老二则认为,父母的耕地都给了老大,就应该由老大赡养。
在法庭调解中,法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先让儿子设身处地地先想想父母的养育之恩,再看看风烛残年的两位老人的生活状况,又对两个儿子宣讲了我国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最后还告诫他们,如果继续推诿赡养责任,法院会依法判决并强制执行。人民陪审员张新志则从风俗人情的角度对两个儿子进行教导、劝解。最终,两个儿子当庭表示愿意共同赡养父母,出钱为父母盖新房,并共同支付生活费用。
该县人大代表、人民陪审员、司法便民联络员周建军全程观摩了这起案件的审理,他深有感触地说:“天堂法庭的巡回审判,注重调解,依法引导,现身说法,将矛盾纠纷调处的关口前移,很见效!”
“‘四位一体’便民诉讼网络的构建,是我院健全便民诉讼工作机制,进一步拉近司法与群众的距离,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为建设大别山最具特色的生态示范县,为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提供的有力司法保障。“罗田县法院院长姜立勇说。
据统计,两年来,罗田县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7345件,审结6991件,其中人民法庭共审结各类案件5264件,占结案总数75.3%,调处矛盾纠纷4243件,调、撤率达80.6%。特别是对于那些因族群冲突、闹丧闹葬、群殴械斗等群体性纠纷、突发事件,接到求助信息后,法官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提前介入,给群众讲法析理,积极配合基层组织和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维稳中心,发挥基层联调作用,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调处在基层。
2013年,该院基层法庭案件服判息诉率为99.1%,上诉改判率较往年下降了2.3个百分点,无发回重审、缠诉缠访、久拖不决案件。2013年,该院五个中心法庭均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五个法庭党支部均被评为“全县先进党组织”。
今年以来,五个中心法庭的调撤率为85.2%,调解兑现率为96.4%,服判息诉率为93.9%,发回重审、上诉改判率较往年同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无缠诉缠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