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以“高快好省”实现司法为民
2015-07-24 01:34:56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通城县人民法院院长   肖创彬
  
    近年来,通城县人民法院以“高、快、好、省”地司法为民的总体思路,实现了‘审判质量更高、效率更快、效果更好、成本更省’的赶超跨越。刑事审判打防并举,民商审判调判结合,行政审判注重支持与监督,执行工作追求质量与效果,立案信访工作窗口前移。2013年,该院受案与执结案比上年分别上升11%和9%,今年1至8月又同比上升6%和5%。呈现出审限内结案率、一审服判息诉率同比上升,改判发回率、申请再审率同比下降。
  
    在贴近群众上搞好“三个延伸”
  
    立案窗口职能向社会延伸。针对当事人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诉求,经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且认为通过调解方式更利于矛盾化解、纠纷解决的民事案件,先作预立案登记后引导当事人到人民调解委员会或相关机构进行法院委托下的调解,调解不成,再由当事人持预立案登记卡到法院正式立案的,将诉前调解设置为立案前置程序的程序性规定。民事审判职能向基层延伸。为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及时将农村农民中产生的矛盾与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6个未设法庭的乡镇设立了巡回审判点,挂牌成立巡回审理接待室,辖区法庭工作人员巡回值班和安排人民陪审员驻守值班、接访,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及时就近就地处理、化解。刑事审判职能想审前判后延伸。审前落实社会调查制度,对可能被判处非监禁刑的被告人,开展社会调查,全面掌握了解被告人的成长坏境、性格特点、犯罪动机,正确评估判处被告人非监禁刑的社会价值,增强人民群众对法院判处非监禁刑的认同感;判后注重与社区矫正机构密切联系,定期对非监禁犯进行调查回访,促进其积极改造。
  
    在又快又好服务方式上搞好“三个强化”
  
    强化审判服务便捷。案件实行繁简分流,快速反应,灵巧简便的方式结案,推行了案件速裁制度,对于小额诉讼案件通过速裁程序,快速裁判。强化执行工作联动。为有效解决执行问题,建立了执行联动机制,在全县183基层村、居委会聘请一名分管综治的副书记担任法院协助执行员,负责联络法院执行工作,履行协助执行义务。通过协助执行员与法院信息沟通,准确掌握被执行人的动态,提供被执行人情况与执行财产线索。强化法律文书制作能力。该院加强法律文书的制作规范和技术规范,确保法律文书的质量和美观。
  
    在提高司法水平上搞好“三个创新”
  
    创新法官审判质效考评机制。所有法官办案都纳入了法院系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全部录制在内网上,形成了审判质量、审判效率、审判层级、审判绩效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初步建立了科学、完备、有效的审判管理体系,法官办案情况全在网上审判信息公开。利用审判信息平台对法官的“德、能、勤、绩”等全面进行考核,以结案率、审限内结案率、上诉率、发改率、调解率、上访率等10多项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完善以案件评查、庭审评查、法律文书评查为内容的“三评查”及案件回访的案件质量保证的倒逼机制。
    创新试行审判权运行机制。为契合司法体制改革形势,试行主审负责制的审判运行机制改革,确定了几个庭室作为试点单位,指定几个资深法官,赋予裁判文书独立签发等权限。在试行阶段不断总结审判工作经验,扬长避短,并加强监督与管理,对在独立审判过程中,因疏漏或人为因素造成不良影响的瑕疵案或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依规予以追究其责任。
    创新人民陪审员队伍管理机制。该院率先挂牌成立了专门的“人民陪审员管理办公室”,负责对陪审员的统一规范管理,实行陪审员动态考核,建立陪审员个人考核档案,从出勤率、陪审率、工作满意度,参与案件审理与执行情况等内容考核。

(来源:《楚天法治》2014年11月刊)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