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样本
2015-07-24 01:34:46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房县姚坪乡推行“三官”巡村的实践与思考
  
    常和海  朱晓东  万日辉
  
    今年来,房县姚坪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该乡山区、库区、老区、边区的特殊乡情实际,以乡官、警官、村官为主体,探索推行“三官”巡村工作机制,把全乡党员干部推到了田间地头、农民家中,有事解决事,无事拉家常,用脚底板走出了群众路线,靠小木船划出了鱼水情深,为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一、背景动因
  
    姚坪乡开展“三官”巡村主要基于四点考虑:一是特殊的乡情。该乡地处黄龙库区,全乡16个村分布在水库两岸,群众办事非常不便。二是复杂的社情。全乡总人口1.8万人,其中移民就有9985人,历史遗留问题多,生态基础脆弱,生存环境恶劣,人地矛盾突出。三是频繁的险情。姚坪库区山高坡陡、水位不稳,地质灾害频发,往来只能划船撑舟,交通安全隐患较多。四是干部的实情。一些年轻干部不愿进农家门、不会说农家话、不会做群众工作,导致了干群关系不密切、思想有隔阂,需要加强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基本做法
  
    2014年初,乡党委、政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干部巡村工作,并把范围扩大到所有乡直单位干部。
    (一)“三官”巡村全覆盖。姚坪乡将全乡16个行政村划分为16个片区,整合全乡16个单位138名干部,组建16个工作专班,每个专班由一至三名乡干部、一名警官(或司法所人员)、一至三名村官组成(乡干部牵头负责),全面推行“三官巡村”。
    (二)“五访五问”摸民情。为了保证“三官”巡村有实效、不走过场,该乡明确了工作专班必须深入每家每户,扎实开展 “五访五问”,即访贫困户、低保户,问衣食冷暖;访上访户、意见户,问事情原委;访产业大户,问发展现状;访重点人员,问需解决问题;访老干部、老党员,问发展良策。要求每名干部在巡村时记好民情日记,做到“四知”(知被访农户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经济收入、生产生活状况);村干部建好巡查台账,做到“四有”(有巡查时间、有巡查内容、有问题反映、有解决措施)。
    (三)“三诊一线”解难题。针对在“巡村”中发现收集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采取“三诊” (问诊、会诊、复诊)的方法,使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问诊,即问群众所难、所需、所盼,实行首问负责制,承诺解决期限;会诊,即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由巡村专班负责解决落实到位;复诊,即回访,看问题是否解决彻底、群众是否满意,坚持问题不解决不销号,群众不满意不罢休。
    (四)“十个不准”树形象。为了保证干部巡村沉得下身、安得下心,不扰民、不增加基层负担,姚坪乡出台了干部巡村工作“十不准”,即不准开小车在村里绕来绕去;不准让群众在家里等访;不准弄虚作假、走马观花;不准对群众讲话时拿架子、打官腔、乱表态;不准在与群众接触时穿戴高档服饰、自带水杯;不准在饭店(农家乐)就餐;不准在工作日午餐饮酒,不喝高档酒;不准打牌、下棋、打麻将、钓鱼;不准接受各类礼品、土特产;不准在调处矛盾纠纷中关亲顾友、以权谋私。同时,姚坪乡出台了《“三官”巡村考核奖惩制度》、《巡村督办检查制度》,要求乡干部每月在乡工作22天、下村不少于10天。
  
    三、初步成效
  
    (一)“三官”巡村,巡出了“鱼水情”。开展“三官”巡村活动以来,干群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由疏远变亲近。干部下村跑的勤了,干群见面多了,距离就拉近了。二是由怀疑变信任。通过干部上门宣传政策、了解实情、交心交底、征求民意,使群众的心气顺了、怨气少了,对干部理解了、信任了,工作也更好推动了。三是由误解变理解。通过巡村走访,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当面鼓、对面锣”的说农事、话桑麻,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体验了农事艰辛、感受了农民可敬。
    (二)“三官”巡村,巡出了“公仆心”。一是摸到了实情。通过巡村走访,掌握了实情、摸清了家底,对全乡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二是增强了责任。通过巡村,乡村干部由过去等群众来、怕群众来,遇事就躲、难事靠拖,变成主动上门办、积极想办法办。三是解决了难题。乡村干部带着感情访民情、带着责任解难题,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
    (三)“三官”巡村,巡出了一方平安。一是化解了矛盾纠纷。在巡村入户中,乡村干部认真排查了一批不稳定因素,帮助解决了一批信访顽疾。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二是排查了安全隐患。针对库区路况复杂、船只较多的实际,派出所加强了水上巡逻,举办机动车及船只驾驶员安全培训3期,在危险地段设立了警示标志。对45处滑坡点落实责任人,进行严密监管。三是减少了刑事发案。在巡村中,有效预防和处理违法犯罪活动20余起,对37名精神障碍患者明确了监管责任人、对其中较严重的“武疯子”实行入院治疗。今年来,全乡刑事案件发案1起,同比下降50%。
    (四)“三官”巡村,巡出了清廉为官。在巡村中,以乡党委、政府制定的“十个不准”为标尺,吃住行都追求节俭、不增加基层负担,树立了清廉为官的好形象。
  
    四、几点思考
  
    (一)“三官”巡村,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姚坪乡推行“三官”巡村,变群众找上门为干部寻上门,让群众办事“少跑一趟腿、少跨一道门、少找一个人”,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拥护。
    (二)“三官”巡村,形成了有效服务农村群众的新机制。通过“三官”巡村,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建立巡回“小政府”,使群众的合理诉求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三)“三官”巡村,搭建了党群干群连心桥。姚坪乡推行“三官”巡村,是群众工作方式的一种创新。
    (四)“三官”巡村,促进了干部作风大转变。通过三官巡村,干部作风有了很大转变,很多干部自觉放弃节假日、双休日,主动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赢得了老百姓的好评。

(来源:《楚天法治》2014年12月刊)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