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17:37:52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今年以来,黄梅不断加大力度强化基层法治建设,进一步为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服务,教育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深化法律进村。各乡镇、村(社区)领导干部及社区“两委”班子带头学法,把宪法、民法典等法律作为党委和“两委”中心组学习内容。确保宪法、民法典在我县全面正确实施;落实部门普法责任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制订了部门责任清单,明确工作任务,各部门依据责任清单,结合行业特点,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部门普法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传统形式向新旧并用改变,由单打独奏向大合唱转变;发挥媒体公益宣传作用。县融媒体中心利用广播村村响和电视宣传阵地,开辟专栏确立专题,让行政执法部门上线解答,让律师、法律工作者以案释法,让专家进行法律法规解读,让法治的声音及时传播到千家万户。积极开展法治文化社区行活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大规模“送法下乡”活动,组织文艺团体、法治宣传志愿者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多种途径将相关法规送到千家万户;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全县各乡镇和绝大多数村、社区都建起了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法治文化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
扎实开展基层法律服务。构建立体化宣传格局。在县广播电视台开设《“双创”在行动》《平安黄梅、与法同行》,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对有代表性典型案例在县电视台采取以案释法形式让律师和群众进行说法说理,有效化解了一些群体性信访事件。利用政府门户网、《法治黄梅》、《利剑出鞘》微信公众号、《黄梅普法》QQ群、律师进村法律服务微信群等新媒体对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宣讲解读。在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相关县直部门积极开展街头宣传、巡回宣传、课堂宣传,宣传效果显著。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多途径开展宣传发动,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监察法》、《政务处分法》等党内法规出台后,开动宣传车进村入户,开展专题宣传;实行法律顾问全覆盖。县乡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挂牌,围绕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村组,努力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我局从全县8家律师事务所中选聘26名律师,6家法律服务所、16家司法所抽调51名法律工作者进驻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实行了“一村(社区)一律师”的全覆盖法律顾问体系。
创建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把法治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健全服务体系,推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一些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在村庄建设中,把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法治文化墙的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蒋三华在孔垅王坝村新建“三哥”调解室,最便捷为身边群众释疑解惑,化解纠纷;以和谐发展、平安稳定为目标,大力开展法治乡镇、法治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示范学校、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促进基层依法行政、民主自治和行业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把基层治理与文明创建紧密结合,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和行业、基层治理法治化。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县级共设立十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涉及十大重点领域,在化解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律师三进”(律师进村[居]、律师进接访大厅、律师进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工作,建立普及法律知识、调解矛盾纠纷、培训调解人员“三合一”矛盾调解机制,积极发挥信访与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作用,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抓好房地产、征地拆迁、社会融资等重点领域群体信访矛盾化解,坚持律师参与领导接访,律师所和政法特定场所设立调解室,与县法院开展“庭所联动”、诉前调解活动,降低诉讼裁判工作量。全县共设立各级调解组织561个,有效预防了矛盾升级转化,促进了社会稳定。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公民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将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分工明确、配合有力、流转顺畅、督办落实的衔接机制。非法缠访闹访、重复访数量大幅下降,大型群体访均得到妥善解决,实现了矛盾稳控、息诉罢访的效果。
加强重点人群管理。严格规范重点人群管理,建立了社区服刑人员社会调查评估、接收、管理、教育、考核、奖惩、解除矫正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严格监管,执法规范不断强化。对重点对象实行“四个一”包保稳控措施、动态监管。尤其是在“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社区矫正、刑释人员安全隐患大走访大排查专项行动,全力稳控,确保万无一失;加强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调整健全了县乡工作机构,加大宣传力度和部门协调配合力度;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涉稳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城乡网格化管理,按照“每日一排查、每周一上报”的城乡网格化管理工作要求,全面收集网格内的基础信息、社情民意、信访纠纷、治安隐患、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隐患等各类信息,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研判、早预警,有效防范化解基层矛盾。
(黎石国 北鲲)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