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事例把我们心理的事儿全说清了,要不是你们的开导,我夫妻俩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傻事来",说完一对夫妻笑着走出了调解室。4月24日上午,二人在蕲春县综治中心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争吵不休。丈夫满脸怒容,妻子则泪流满面,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指责着对方,甚至一度要动手。原来,夫妻二人因几条不明身份人发的暧昧信息,引发矛盾。家调委的调解员先安抚双方情绪,耐心倾听诉求,再因势利导。经过近两个小时抽丝剥茧般的调解,夫妻二人终于平静下来,开始反思各自过错,最终握手言和。
这一幕,正是家调委日常工作的缩影。
过去的一年,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深入贯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围绕构建平安蕲春,维护家庭稳定和谐的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工作,基本达到了让有矛盾人负气而来,满意而归。
热情接待,让弱者发出声
家调委深知自身既是妇女维权的前沿阵地,又是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窗口。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既事关县委政府和主管单位的形象与声誉,也关乎每一个婚姻家庭的平安幸福。因此,家调委始终坚持热情接待、用心倾听、认真记录,依法依规全力化解矛盾。在家调委,工作人员不放过当事人的任何一句话,不错过任何一个细微表情,不放弃任何一个细节,不浪费任何一次调解机会。近年来,家调委先后共接待来电来访 41 例,组织调处 38 例,向乡镇反馈交办 3 例;法院移交调解案件 28件,其中单独调解 6 件,共同调解 19 件,真正做到了人人有接待,件件有调处,事事有结果。
在接待调解过程中,家调委秉持不推不拖、有理有据的原则,一次调解不行就多次调解,甚至有两例调解达到十几次。2024年8月上旬,家调委接到县法院转来的原蕲州镇张某和漕河镇陈某某情感纠纷案。这是一对未领证的情侣,从相识相爱到反目成仇,双方态度偏激固执,且都认为自己有理。他们曾因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多次报警,所在社区、漕河派出所、漕河法庭等组织和部门多次调解均未成功。家调委接手后,先耐心倾听双方诉说,随后多地进行现场调查,走访知情人了解情况。经过十四轮调解,最终促使双方签约和解。事后当事人张某感慨道:"没想到我这么固执不认输的人,能被家调委说服,他们认真工作的态度和执着精神让我打心眼里敬佩。"
真心化解,化干戈为玉帛
在家调委处理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了解双方诉求是关键所在。只有充分掌握双方的心理诉求,才能让当事人对调解工作产生希望与信任。去年七月上旬,家调委接待了张榜镇一妇女王某某,她要求家调委为其维权并主持离婚事宜。
王某某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三个孩子中,一个已步入社会,一个在读大学,一个在读高中。她的爱人余某长年在外打工,不仅不寄钱回家,也不照顾家庭,甚至很少回家。而余某则表示,家本应是温馨的港湾,但每次回家面对的都是王某某的面无表情,经常发生争吵,所以才不愿回家。他表示夫妻二人并非没有感情,毕竟结婚已有十几年,且经济上并不困难,在县城还有两套房。
秉持 "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 的理念,家调委认真研判后,采取帮双方叙旧情、忆艰辛、讲案例、展未来等方法,分别与二人进行背靠背沟通,并联系他们的父母和儿女共同参与调解,让夫妻二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体会对方的不易。
7 月 20 日,刚从广东回来的余某,满脸疲倦、汗流浃背地急忙赶到家调委。看到晒黑且头发花白的丈夫,王某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余某拿出这些年积攒的工资卡时,王某某不禁失声痛哭,满心愧疚。
看着夫妻二人紧紧相拥,家调委工作人员既感到欣慰,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责任重大。
用法律利器维权
在调解中,家调委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调解手段的作用,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2025年3 月 1 日上午,刘河镇中路村周某悲痛万分地向家调委反映,女儿陈某出嫁到株林镇后患上产后抑郁症,婆家却对其不闻不问。家调委接待后,立即展开广泛而细致的调查,并联合株林镇综治办工作人员前往陈某婆家所在的村进行调查研判,同时与李某的公婆取得联系。然而,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陈某婆婆拒不接受调解。面对这种情况,家调委一边继续安抚周某情绪,一边向民政部门请求对当事人进行救助,还为陈某家咨询法律援助,依法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县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家调委作为维护家庭和谐的 ' 第一道防线 ',用耐心、真心和专业精神守护着千万家庭的幸福,通过系列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平,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未来,妇联将持续加强对家调委的指导支持,推动构建 ' 妇联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 ' 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法手段,为构建和谐蕲春,维护家庭稳定履行应尽责任。
(田树先 叶春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