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彭晖主任带领的医护团队,凭借快速应急反应和精湛技术,成功将一名“哮喘持续状态”的垂危患儿从死亡线上拉回,再次彰显了该科室在急危重症患儿救治的硬实力与人文关怀。
病情凶险! “沉默肺” 拉响生命警报
10月15日晚,患儿魏某某因严重哮喘发作、院外治疗无效被紧急送医。入院时,孩子已陷入万分危急,为典型的 “哮喘持续状态”,出现明显三凹征,伴随说话困难、烦躁大汗、面色苍白、唇周发绀。更危险的是,听诊器下传来 “沉默肺” 信号——支气管严重痉挛导致肺部空气流动近乎停滞,呼吸音极低。这是哮喘最危重的情况之一,患儿命悬一线,抢救必须争分夺秒。
临危不乱!彭主任坐镇定抢救方案
面对危机,彭晖主任凭借丰富临床经验,迅速判断 “沉默肺” 是呼吸衰竭前兆,当务之急是纠正低氧血症、打破气道梗阻循环。于是,他立即制定核心方案:以缓解气道阻塞为重点,联合氧疗、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及抗感染治疗。主任的沉着与精准决策,为团队稳住了 “军心”,明确了抢救路径。
全力施救!一线医护筑牢“生命防线”
抢救指令下达后,医护团队迅速投入战斗。她们一边安抚焦虑的家长,一边为极度缺氧、烦躁不安的患儿快速建立 “生命通道”;同时紧盯患儿肺部情况与监护仪数据,根据病情变化精准调整用药。护士则始终守在床旁,全程配合治疗,用高度责任心与专业技能保障抢救顺利推进。
化险为夷!7天守护换来患儿康复
经过数小时紧张抢救,患儿病情终于出现转机。支气管痉挛逐渐缓解,“沉默肺” 被打破,肺部重新传出清晰呼吸音。孩子缺氧状况改善,生命体征平稳,甚至能清晰与父母对话,家属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但医护团队并未放松,在随后两三天,患儿仍有阵发性喘息,彭晖主任、彭艳医生、张荫英医生及索杏玉护士长再次研判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最终,7天后患儿顺利出院。

据悉,此次救治,团队以最短时间、最经济费用、最小痛苦化解了家庭危机,患儿家属对科室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已。这既是对医护人员个人医术与医德的肯定,更是该院儿科应急能力、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他们用行动践行了 “生命至上” 的誓言,将在 “精益求精、永不放弃” 的精神指引下,继续守护更多患儿的健康与希望!
(杨柳 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