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认知中,城市管理执法往往与“开具罚单”“严格管控”紧密关联。然而,近年来,在公安县,一纸执法文书背后,正深刻彰显助企纾困的法治温度——以“说理式教育”替代简单处罚,以“首违不罚”释放容错空间,通过深化本年度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及“两违四乱”专项整治成果运用,实现执法力度与温度相统一。
利剑高悬亦有情,首违不罚护企于微时。公安县城管执法局深入推行“721工作法”,坚持70%的问题运用服务手段予以解决,20%的问题通过管理措施进行疏导,仅对10%的违法行为依法实施处罚。针对某企业施工围挡缺失的安全隐患,公安县城管执法局执法人员未采取简单处罚方式,而是现场开展普法教育,阐明其行为可能引发的安全索赔及刑事责任风险。企业负责人当场组织整改后,该局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之规定,依法作出免予行政处罚决定。企业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地表示:“原本预计将面临停工处罚,未料获得了主动整改、消除隐患的机会!”
漏洞补牢促合规,整改闭环筑起“诚信链”。2024年以来,公安县城管执法部门全面梳理行政执法案件,聚焦市容管理、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高频问题,坚持将柔性执法措施贯穿全程,推动企业整改率显著提升30%。某餐饮单位因餐厨废弃物管理台账记录不完整被依法责令限期整改。公安县城管执法局执法人员不仅明确指出台账缺失可能引发的“地沟油”回流食品安全风险,更详细指导其规范记录流程。经复查确认整改达标后,依法免予行政处罚。“管理台账现已成为经营助手,日常操作更为规范高效!”该店主表示。
提醒单里见初心,一张纸片承载护商情。公安县城管执法局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工作,制定印发《规范“三步式”行政处罚模式通知》,明确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优先采取教育整改措施,积极推广劝导示范、书面承诺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实现执法工作刚柔并济。某牛肉馆经营者存在出店经营占用道路行为,执法人员向其送达编号为“公城管执首提字〔2024〕xxx”的《首次提醒单》而非行政处罚决定书——该案例系推行“首违不罚”制度的典型实例。经现场教育劝导,涉事商户当场整改到位。
厚植营商沃土,柔性执法激活“一池春水”。公安县积极将柔性执法实践转化为制度优势,严格执行县级“包容审慎监管四张清单”制度,对轻微违法行为优先采取教育整改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过去怕检查,现在盼指导!”——柔性执法有效推动了政企关系从“对立”向“互信”的转变。
法治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惩处违法行为,更在于引导市场主体守法向善。公安县城管局以“围挡”“台账”“提醒单”为抓手,积极探索执法与服务相统一的治理模式。“围挡”是规范管理的安全保障措施,“台账”是落实主体责任的诚信管理机制,“提醒单”是执法部门向经营主体提供指导服务的有效方式。严格执法与包容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生动实践——通过严格执法保障城市运行秩序,通过柔性执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罗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