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以官守国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在矛盾纠纷调解中的示范作用,在中共长阳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等部门支持指导下,磨市镇探索建立了官守国工作室,拓宽矛盾纠纷调处渠道,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实现民事民调、民事民解的目的,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组织保障上用心用力。高标建设阵地,工作室现有一间办公室、心理咨询室、调解室,并配备齐全办公设施设备、监控设施。高质组建队伍,工作室现有工作人员3人,引入律师、新乡贤、老党员、老干部、企业家、心理咨询师等调解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社会公信力的第三方调解资源组建专家库32人,主要调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山林土地、征地拆迁等领域的矛盾纠纷。
在规范运行上用功用劲。坚持开门接访,工作室每周二、周四有2名工作人员坐班,其他时间接受电话预约及咨询。同时工作室接受群众双方申请、镇党委政府委托、司法机关委托的事项,其中双方自愿申请的填写申请书,受委托事项由相关部门发出“委托办理函”。坚持专班调处,日常调解采取“1+1+N”的模式,即官守国带领一名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矛盾纠纷的性质或者群众“点单”需求,遴选专家库的人员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坚持案结卷归,案件调解结束后,资料收集做到“四个一”:一案一归档、一套申请书留存、一份调解协议备份、一张合影照片上墙。坚持公心公益。官守国工作室属公益性质,官守国及工作人员秉承服务、奉献的理念,讲公道话,调千家事,让群众能放心、愿交心、真顺心。
在矛盾调处上用情用智。官守国工作室作为全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下沉报到点,是党员干部和社会志愿者参与人民调解的重要场所之一,工作室服务力量、服务资源不断充实。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受理案件60余起,调解成功案件50余起,目前有两件正在调解中,调解总涉案金额达260余万元。
接下来,官守国工作室作为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活力的创新之举,将继续秉承“法为上,调为先,和为贵,让为贤”的人民调解观,公平公正依法维护百姓利益,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成为磨市镇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党员干部一线练兵成长的示范点。
作者:陈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政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