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即将出院的万爷爷和家属将一面" 健康第一、生命至上 "的锦旗送到麻城市妇幼保健院内科主任高杨手上,由衷地赞叹到:"你们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值得很多同行学习,你们对患者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让我感动,感谢你们以仁爱之心和高超的医技在我几次病情危重时,把我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来......"
万爷爷今年80岁,家住鼓楼菜市场附近。身患慢性心衰、房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帕金森等多种疾病。反复胸闷、气紧、心累10余年,天气变化易引起病情反复。自妇幼保健院搬迁以来,多次在医院内科住院治疗。近来天气温差大,万爷爷病情加重,3月13日双下肢水肿伴心慌、夜间不能平卧入睡,乏力1周再次入院治疗。这次入院,为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
万爷爷入院后,内科主任高杨和护士长宋望菊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专家会诊研究病情,为万爷爷精心制定了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高杨主任和管床医师彭倩经常到病房查看询问万爷爷病情,了解治疗情况;护理人员按时打针送药,嘘寒问暖。在医务人员的细心的护理下,万爷爷的病情逐渐好转,可以出院调养。
万爷爷是内科老病号了,但因家庭原因,独居生活,无家属长期照顾和陪护成了收治老人住院的一大难题。看着老人被疾病折磨的痛苦,高杨一方面积极联系家人尽可能做到住院陪护,一方面精心为老人治疗。
护士长宋望菊针对万爹爹的特殊情况,专门召开护理工作会议。他要求护理人员对万爹爹特殊情况特殊对待。除了每天的医疗护理,还要求大家义务承担万爹爹日常生活护理。并在其病情严重时派专人监护。由于监护及时,好几次万爹爹病情危重因抢救及时转危为安。
"万爹爹,你今天想吃点什么?我跟你买过来"
"万爹爹,水温正好,现在该吃药了"
"万爹爹,你病情严重,不要下床,你想方便的时候按呼叫器喊我就行"......
每天,大家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般为万爹爹买饭喂药,端水倒尿。有次因为输液,万爹爹没及时吃饭,护士张萌赶紧用微波炉热好送过去;护士熊洁常常将家里的面包牛奶带来送给万爹爹;知道万爹爹没吃晚饭,同样没吃晚饭的肖满将自己的晚餐送给万爹爹,却由于工作繁忙饿着肚子值完夜班......
"万爹爹,你又来住院了?"
"万爹爹,出院以后你一定注意天气变化照顾好自己,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啊!"
内科的医护们和万爹爹处成了家人般,大家"万爹爹、万爹爹"叫得十分亲热。
"医生护士每天的按时查房送药,那种不是亲人胜亲人地为我精心治疗和细心照顾,让我油然升起一种常人无法体会的欣慰与感动。"万爹爹动情地说。值得欣慰的是,在医护人员的感召和做工作下,胡爹爹的家人也能克服困难尽可能地在其身边照顾了。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忠实地履行医护的神圣职责,甘于奉献、诚实敬业、医术仁心是内科工作医护必备的人格素质。作为医院新型业务科室,大家必须沉下心来去学习研究新医学知识,不断提高医技水平和服务水平,从而使科室快速成长,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高杨一直对科室人员这样要求。
护士长宋望菊真诚地说:"内科工作繁杂,专业性强。护理人员就更要有爱心和耐心、要不惧脏累,不计得失。换位为患者思考,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才会换来患者更多的信任,医患就会更加和谐。"
带着这份理念,医院内科全体医护勤勉精进,踏实做好各项工作,科室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增强。医术精湛,服务态度好是群众对医院内科口口相传的高度评价。科室多次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和感谢信。在2022年顺河疫情防控中,医疗保障组医师齐婷因较强的工作业务能力和良好的服务赢得了村两委及村民的交口赞誉。"新十条"政策实施后,科室阳性患者剧增,科室人员在全部感染的情况下依然带病坚持工作。大家在病毒感染下浑身酸痛无力,一边发热咳嗽,一边为患者救治。自己无法休息,也同样照顾不了感染的家人。白天救治患者,晚上为自己治疗。"全力救治病患"是大家共同的信念。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大家任劳任怨,执着坚守。为麻城救治阳性患者贡献了妇幼力量。
据了解,一年来,市妇幼保健院内科已成功救治重症心律失常、重症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老年患者20余例,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心血管、重症肺、肾病、糖尿病、甲亢等疾病疗效显著。特别是为孕产期、孕产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重症肝功能损害、孕高症等孕产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余 刚 彭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