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3 15:37:59 来源: 点击: 0
(通讯员 黄文胜 刘智利)1月21日,除夕。在崇阳县桂花泉镇雷竹小镇,十几名村民正在挖冬笋,路边停着即将驶往长三角地区的货车。
每逢春节,长三角一带居民尤爱鲜美甘甜的雷竹冬笋,供不应求。崇阳长富雷竹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蒋国庆说,腊月是冬笋销售高峰,春节是高峰中的高峰,要抢抓时机,平均每天要运走2个车厢约4万斤新鲜冬笋。为应对冬笋销售旺季,崇阳县税务局积极组建助农服务团队,走进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了解他们的涉税需求,提供电子税务局办税辅导、涉农税惠政策讲解等服务,并指导企业通过手机代开自然人电子普通发票,解决山区纳税人路途远、办税不便等困难。
“现在还是春寒料峭,便民办税的春风却已吹得人心暖不已!”说起税务部门的服务,蒋国庆颇有感触,“税务部门针对我们农业企业开展了专题政策辅导,详细讲解了支持农业经济、扶持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帮助我们算清每一笔减税账。去年以来我们减免税款近5万元,对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来说帮助很大。”
雷竹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笋用竹,出笋早、笋期长、笋味美、产量高、效益好、适应性强。在异乡人蒋国庆的带动下,靠山吃山的农户们靠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利用竹资源实现产业链延伸,让竹笋摇身一变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黄金”。蒋国庆随母亲叶琼来到崇阳种植雷竹多年,种植面积3000多亩,其中丰产区1000余亩。2021年,他安装了自动喷灌设施,去年成功避过旱灾,现在迎来丰收。除喷灌设施,他还投资建设500吨冷链仓库,与当地政府一起投资700多万元建设雷竹文化展览馆,形成“一产种植、二产竹笋加工、三产旅游,一竹三产融合发展”的布局。去年底,蒋国庆投资建设雷竹笋精深加工厂,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3000万元。
目前,崇阳县桂花泉镇已经初步形成了竹林休闲、农家餐饮、生态采摘、竹制加工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不仅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更吸引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促进共同富裕的美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据桂花泉镇党委书记黄震介绍,蒋国庆不仅自己种竹致富,还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千余家,共种植雷竹面积超过1.5万亩,户均收入4万余元。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