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安县以民生工程为抓手,“大手笔”的改造投入,着力打通城市“堵点”,补齐基础设施“弱点”,提升街巷区域特点,铺就市民的幸福“民生路”,杏花乡培城社区以居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为出发点,用“共同缔造”的金钥匙为社区居民打开了一扇提升生活品味的“宜居宜业”幸福门。
“红”之担当:社会和谐宜居宜业
冬日暖阳,普照红安,一幅幅靓丽城乡画卷映入眼帘——背街小巷,干净整洁,一个个老旧小区,焕发新的生命力......在红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司法局作为牵头单位“扛大梁”,协调培城社区各参与单位以精心、精细、精致的工作打造亮点、塑造特色,各级各有关部门聚合力、抢工期、保质量,加快城市的“硬件”设施建设,让广大红安人生活更有温度。
2022年5月,胡家湾路口启动了背街小巷整治。在大家翘首以盼中,小巷道路迎来了“大变身”,改造后的背街小巷,路面宽阔整洁,合欢树环伺,车辆有序通行,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王女士是胡家湾小区发改局住宅居民,前几年因为小区门口道路破损严重,污水横流,居住环境差,她搬离了这里。而今,改造完成后环境变美了,王女士又从外面搬了回来。“政府将背街小巷改造到百姓家门口了,工作干的细、干得实,不仅提高了颜值,还把民需、民盼、民忧记在心上,让“忧居”变优居。”王女士坦言道。
“红”之韵味:城市品位再升级
为避免“千街一律”,培城社区恳请县园林局邀请专业院校、专业人员参与红帐子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注重每条街巷区域特点、历史渊源、文化底蕴等要素,高标准高质量实施街巷改造方案。
红帐子公园位于红坪大道与杏花大道交汇口,周边有加油站、学校以及住宅区,日通行人流量有几千人,改造后的公园,车辆可便捷地经过红帐子公园分别驶往109省道、红坪大道和杏花大道,让城市道路既有“颜值”又有“内涵”,为市民带来更多触手可及的幸福感。
红帐子公园除了对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升级外,还专门安装了不规则拱形门,吸引周边小区居民饭后“遛一遛”,在保留老味道的基础之上增添“时尚范”,成为红安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打造了红安县北第一休闲游园。
恰到好处的“微更新”,让城市“有温度”地改变着,一砖一瓦尽显温情。一番殚心竭虑的“精雕细琢”,红帐子公园的人行道、管线、路灯等基础设施“大变脸”,擦亮民生底色,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翻开了“凤凰涅槃”的全新篇章。
“红”之美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培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县城西北角的城乡结合部,设有办证服务大厅、党建书吧、心理咨询室、多功能文化服务中心等功能室,是面向党员、群众开放的共享空间,是一个让群众爱来、想来、还来、常来的“红色家园”。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曾经的培城社区也存在“脏乱差”现象,虽有划有停车位,但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逢年过节,街道到处是车辆,有时还因为争抢车位与他人发生争吵。这一现象引起了县司法局的高度重视。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下大力气投入财力人力逐一解决,开展专项整治。
为确保专项工作落地有声,县司法局认真履行“五城同创”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统筹各单位每周三、周五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将卫生大扫除工作纳入常态化机制,安排下沉党员干部打扫包保区域卫生;联合交管部门整治路边车辆乱停放的问题,避免发生道路拥堵现象;在培城社区党群中心左侧设置停车位,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通过改造后,培城社区“脱胎换骨”。
熙熙攘攘皆由民来,脚步铿锵皆为民往。我局将以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红安和谐宜居宜业。
(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