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9 10:32:22 来源: 点击: 0
(通讯员 杨加丽 刘智利 )蔬菜产销旺,种菜农民致富忙。近年来,崇阳县税务局紧盯“菜篮子”的农产品,在“一揽子”税费优惠政策的加持下,一篮篮放心菜源源不断从田间地头成功“走出去”,销往全国各地农贸市场,走上老百姓的大众餐桌。
税惠浇灌 特色蔬菜销四方
12月4日,笔者在崇阳县白霓镇金星村农业蔬菜基地看到,玉米、包菜、辣椒、菜薹等蔬菜长势喜人,菜农们正在忙着采摘地里新鲜的玉米、蔬菜,打包运往江浙沪等地农贸市场和城区老百姓的餐桌。
据了解,金星村蔬菜基地占地1096亩,有玉米,红菜薹、冬瓜、白菜、包菜、莴笋等品种,采取套种轮作的方式生产,今天采摘的玉米是基地的最后一批。
“我们现在每天大概可以采摘五、六万斤蔬菜,订单量大的话估计要达到七、八万斤。这几天天气稍微好一点,摘红菜薹的工人有四、五十人,加上其他蔬菜包装封箱的二、三十个工人,每天都有七、八十人在基地务工。”裕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转运介绍。
在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中助力绿色产业发展是崇阳县税务局政策落实的重头戏。该局积极聚焦本地产业特点,因企施策,精准服务,让更多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农业致富,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税务力量。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一次比一次大,我们企业申报享受政策的速度也是一次比一次快。今年以来公司享受了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各项税费减免5万多元,减免的税费打算用于新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有效地带动更多稳定脱贫户增收,这是税收对乡村振兴最大的支持。”杨转运说。
精细服务 新鲜蔬菜喜上市
12月6日,在崇阳县青山镇城万村2000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里,一亩亩菜田在农户的精心打理下绿意正浓,村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有序投入蔬菜采摘,每天30余人可采摘6000余斤,最高峰的时候达万余斤。采摘完的新鲜蔬菜当天就运往城区农贸市场销售,走上老百姓的餐桌。崇阳县税务局走进蔬菜大棚,与合作社负责人了解蔬菜生长状况,并送上最新的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为农企量身定制服务套餐,提供个性化,“一对一”的滴灌式纳税辅导。
“我们农业企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多,现在对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政策一出台,企业的资金压力更小了,我们把省下来的钱投入到大棚的技术建设中,能培育出更优质的蔬菜。”绿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基地负责人赵小明说道。此外,崇阳县税务局还开通了涉农产品“绿色通道”,针对涉农产业纳税人季节性突增的发票需求,通过线上办、预约办及时足量的将发票送到纳税人手中。
群众富不富,产业是支柱。据了解,蔬菜种植是城万村主打产业,全村50多户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固定用工、季节性用工等多种方式,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现在大家收入增加了,还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越来越多的乡亲加入进来,让我们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崇阳县总工会驻城万村第一书记田清华表示。
乡村发展有需求,税务部门就有响应。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崇阳县税务局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契机,主动为涉农市场主体办实事、解难题,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下沉企业,定制“涉农税收优惠政策明白卡”,帮助农户和涉农企业及时了解最新的惠农税收政策,助力农产品打响品牌,走进全国各地、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中去。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