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为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有效利用木子店这片红色资源,木子店中心学校先后带领全镇10所中小学开设木子店老米酒实践课、地方剪纸、民歌小调、空竹、手绢舞、舞狮、足球等20余种课后服务课程。
迄今为止,全镇10所中小学,正在形成“各校有特色,各校有亮点”的课后服务课程集群,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力打造“一校一品”教育品牌。
“同学们,请大家跟着老师的步骤来,将桌子上制作好的单个胶泥活字,根据自己所学的课文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近日,木子店中心小学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体验活字印刷技术。
据了解,活字印刷是该校今年新开设的校本课程,该课程与木子店细石岭村的后山书院毕昇文创体验馆紧密结合,让学生全面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毕昇的生平等情况。
在木子店李峰山中心小学,学校开设了舞狮、手绢舞、空竹、剪纸等课后服务课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该校六年级学生李明辉说:“我是第一次舞狮,而且还学会了剪纸传统手工艺,真正了解到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我已经会15种图案的剪法”
在祠堂铺中学,一群群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认真学习黄梅戏、京剧以及各种各样脸谱的制作, 一阵阵清脆入耳的黄梅调,京剧腔调弥漫在整个校园,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一张张浓墨重彩的脸谱在学生手上诞生了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八(1)班学生郑天睿当场对黄梅戏女驸马进行演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后校本课程的学习,从小培养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学得开心,下一步计划开设各种民族乐器兴趣班,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木子店中心学校校长郑红平说道。
(郑红平 曾令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