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诊大厅,到住院楼,身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脚步匆匆,入院门口的疫情防控检测通道严而不漏,基建工地机器轰鸣……各项工作忙而有序。
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在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唐少田及班子成员的带领下,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为重点,以创优为目标,只争朝夕砥砺前行,不辱使命再立新功,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提神振气勇争一流,正共同谱写着健康建设的“四一”新篇。
创新一次别开生面的推进会
6月10日,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召开清廉医院创建推进会,唐少田在推进会上,用加大“三个”力度精辟阐述了清廉医院的创建关乎民生、关系发展的内涵,在全院上下倡导营造 “以清为荣,以廉为尚”的淳朴氛围,扎实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全面深入开展。
加大宣传力度,多途径传播清廉医院建设理念,打造“清廉长廊”,医院电子显示屏和宣传大屏幕滚动播放清廉医院建设宣传标语,强化医务人员对“清廉医院”建设的心理认同、行为趋同,大力营造崇廉尚廉浓厚氛围;明确工作措施,强化考核力度,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用药行为,责任层层压实到科室到个人,全体医务人员在承诺书上签名,亮承诺、表担当,认真践行“九项准则”廉政承诺书,共同塑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的清廉医院形象。
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到驻点帮扶村——顺河镇大松树村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除向该村捐资2万元外,还积极对接医疗服务,把义诊送进山村、送到群众家门口,为助力乡村振兴、保障百姓身心健康做出卫健担当。该院全体党员干部以清廉医院建设、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筛查为契机,紧扣下基层“切入点”,察民情“着力点”,解民忧“关键点”,暖民心“落脚点”,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和“九项准则”工作要求,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把实践活动与临床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实践活动见成效。
在“七一”到来之际,该院组织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全体党员面对党旗,举手诵读入党誓词,重温入党初心和使命;他们缅怀“三条半枪闹革命,二十六将出乘马”的烽火岁月,为更好做强做实卫生事业,当好百姓健康“守护神”汲取红色基因力量。庆“七一”表彰大会上,医院表彰了一批清廉党员、医生、护士及先进科室。
警钟长鸣不松弦,撸起袖子比贡献。开展新任职中层干部集体谈话,是该院坚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又一创新之举。唐少田对84名中层干部进行集体廉政谈话,要求他们“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慎守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提升清正办事能力,展现新作为、新形象、新业绩,共促医院发展。一次次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推进会,推动医院全盘工作向纵深发展。
巧打一场疫情防控的歼灭战
10月3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麻城的平静。接到工作通知,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院迅速集结“核酸采样突击队”80人,晚上7点到达目的地立即开始工作,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多结束,共采集核酸17695人份。
“需要人手,我继续上。”每当医院工作群内消息一发出,医务人员纷纷主动报名接龙。每天凌晨四点半,人们还在睡梦中时,两辆带着100多名医务人员的大巴车已从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准时出发。队伍中年龄稍大的有五十多岁,小的二十多岁,尽管白天黑夜连轴转,大家仍激情满满,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义无反顾的参与到核酸采集队伍中。
与此同时,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完成采集核酸、消杀任务的同时,还派出医务人员前往金奥科技、清远山庄、维也纳酒店、贝壳酒店等多个隔离点以及以及宋埠独山卡口值守。在做好全院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哪里需要哪里就有麻城二医院“突击”队,从旭日东升到华灯初上,默默接力,履行护佑生命的誓言。
本轮疫情中,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克服人手不足和业务繁忙等困难,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日常医疗两不误。截至11月13日24时,该院共派出医务人员1246人次,共计采集核酸15万人份,PCR实验室完成核酸检测16万人份。
打造一个名扬荆楚的品牌科
谈及医院的特色专科发展时,业务副院长邹旭东高兴地介绍:
在相关科室通力协作下,经过资料收集、数据上传、资格审查、线上答辩等环节,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已成功创建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成为湖北省唯一入选的县级市“二医院”儿科。此次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创建,是该院儿科继被评定为“黄冈市临床重点专科”,被确定为国家级科研项目核心单位后获得的又一殊荣,也是该院建院以来成功创建的首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医院在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上“零”的突破。
儿科是该院的特色品牌科,始创于1956年,经过数十年发展,现已成为一个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综合诊断能力强,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专业科室,担负着麻中南及新洲、红安周边地区儿科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及急重症抢救、疑难杂症的诊治工作。目前医院儿科年门诊量2.6万余人次,年住院患者4000余人次,为守护万千儿童身心健康,医护人员正初衷不改,只争朝夕。
常年主持儿科专家门诊工作的医院党委副书记、该院儿科学科带头人李晓东是麻城市李氏儿科的第8代传人,先后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获麻城市政府科技成果奖3项,麻城市科技进步奖6项,有10多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2017年李晓东被评为省管专家,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018年入选湖北省高级人才专家库评委,2019年获评“麻城工匠”,2021年被确认为黄冈市高层次人员B类(省级)。在治疗儿童哮喘方面有独到之处,他根据前人“春夏养阳”之旨,采用冬病夏治之法,从脾肾之本着眼,以药物之温热合夏时之阳气、补脾土、益命门,从而达到预防本病发作的目的,也受到众多患者的认可。路漫漫其修远兮,他没有被鲜花和掌声所陶醉,仍然在儿科建设发展路上求索。
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被誉为麻中南地区一颗璀璨的卫生明珠,今年7月4日,湖北省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第五期培训班在该院开班,医院党委把“优质服务基层行”亮点提升活动进一步精心打造,精准发力,制定培训方案,在线上视频课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组织医疗骨干开展形式多样的实操课程。内容涉及慢病治疗、康复治疗、妇幼儿童保健等,培训内容丰富详实,备受学员称赞。此项培训总共六期,现已培训全省基层卫生人才114名,较好地向外展示了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综合医疗技术水准和形象。
开启一项便民惠民的新工程
医院要发展,硬件是关键。
近年来,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建设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为抓手,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引领医院多学科全面发展,紧紧围绕综合能力提升开展工作,全面提升医院内涵建设。医院新建医技楼3月20日整体搬迁,PCR实验室4月20日验收合格投入使用。
同时,院党委立足长远定规划,紧盯规划抓实施,围绕实施保质量,克难奋进,汇聚多方合力争取到内科楼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9830万元,建设主体包括12层主楼,5层裙楼及1层地下室。
该项目2022年度计划投资4000万元,完成地下室及主体工程,并进行初步建筑装修。项目按照公立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总建筑面积20619平方米,设置床位200张,整体项目预计在2024年3月29日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届时将进一步改善麻中南百姓就医环境,为群众提供全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进而推动医院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发展不停步,捷报喜频传。今年4月,国家卫健委研究确定的首批“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的全国1233家县级医院名单中,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榜上有名,成为黄冈市唯一一家入选的二级医院。
下一步,该院将组建微创介入中心,扩建升级重症监护中心,积极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合作,提高重症救治水平。预计至2025年,医院将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为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坚实屏障。
明星乡镇卫健康,党旗飘扬新征程。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党委和全体医务人员正在党旗引领下砥砺前行,同频新征途,齐迈新步伐,共谱新华章。
(方珊珊 王春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