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过后,竹笋破土而出。湖北省金箸竹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宏伟来到崇阳县青山镇的竹林种植基地,向种植户了解竹子的生长情况。因为再过几个月这片竹林就要大变样,长好的竹子经过加工以竹制品出售,而产生的碎屑废料也不会丢弃,还要小心翼翼仓储,因为这可是卖钱的好物件。
竹子残渣,在普通人看来是垃圾,但在金箸竹业的生产链条中,却是创造财富的重要原料。
崇阳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日照充足,温和多雨,为竹子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连片的竹林也成为崇阳的特色风景。由于竹子生长快,成材早,易成林,砍伐不会破坏生态结构,属于环保材料,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
金箸竹业依托地区资源优势,成为一家以加工竹制品为主的企业,在2017年时,企业决心打破原有生产结构,压缩竹艺制品生产空间,往资源再生领域进军,将以往弃之不用的竹屑加工成畅销热卖的价值产品,让绿色经济成为企业的主导产业。
“一根竹子经过加工,只有70%到最后能够做成产品,剩下的30%就白白浪费了,又在塑性打磨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多的竹屑,我们又无法焚烧,占地不说,对环境也是一个污染,连续遇上阴雨天,受潮发霉更是难处理!”丁宏伟说道,“我们的变革,就是要利用好竹子的弃置部分,实现能源二次再生!”
将竹屑加工成可燃烧的竹炭、压制成结实的塑木,延续了竹屑的价值,由于企业原料存量有限,金箸竹业在崇阳县及周边拓宽了采购渠道,许多竹子种植户和竹艺企业成了金箸的原料供应商,活跃了当地的“竹”经济。
丁宏伟感慨道:“企业的崛起,不仅是我们自身求变的突破,更得益于税务部门的引导支持。”在公司转型前期,资金投入方面顾虑较大,崇阳县税务局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下户开展走访问需,点赞企业敢于革新、勇立潮头的闯劲,同时宣讲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当好绿色发展的排头兵,详尽清晰的讲解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转型工作也如期推进。
当完成第一期税款缴纳后,根据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规定,金箸竹业享受退税37万元,但退税操作又让企业犯难,关键时刻,税务干部主动联系沟通退税事项。“当看到退款入账的短信时,心里蛮激动的,这笔钱对当时公司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公司财务负责人熊荣日说道。
每年这份专属的绿色“税惠红包”,都会按时送到金箸竹业,自2017年以来,金箸竹业共实现即征即退400多万元,实实在在的税收红利,让金箸竹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更加珍视 “绿色环保”的称号。
加大研发投入,解决技术梗阻,是金箸竹业“求绿”的初心,2020年,企业着力降低竹屑加工过程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2021年,又把目光聚焦到如何提高竹炭燃烧质量的难题上。
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促生态保护和产业兴旺,绿色经济正成为崇阳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2020年,我们取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研发资金的投入也是越来越高,我们目的只有一个,提升效能,减少污染,绿色发展!2021年底,共投入72.92万元,可享受企业研发费用加计100%扣除的红利!国家历来重视技术研发,税收优惠对我们企业来说也是一种鼓舞!”丁宏伟提到研发目的时,语气掷地有声。
去年以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连续推出,税收红利不断释放。崇阳县税务局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的实施,多措并举推进政策落实落细,帮助企业更早更便利享受优惠,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全力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崇阳立足优势资源,育好竹,用好竹,不断完善全竹综合利用产业链,做深‘一根竹’,让滔滔竹海涌‘金浪’,用满山绿竹铺就‘富民路’。我相信,有税务部门的扶持,有优惠政策的加持,崇阳的山水会更美丽,老百姓的生活也会更美。”丁宏伟满怀信心地说。
(肖云梦 刘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