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又是大餐,芹菜香干、皮蛋瘦肉粥、牛肉包子!”带队进餐的班长大声对后面的同学广而告之。一段时间以来,英山县实验小学的学生每每经过食堂门前的“今日食谱”栏总会有新发现,相对于以前食谱的传统和单调,现在的食谱更丰富多样。这也是该校扎实开展学校食堂服务保障学生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后,食堂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的一个缩影。自开展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工作以来,英山县实验小学紧紧围绕“十条”整治内容,逐条深入自查自纠,坚守食堂管理“20条底线”,“回头看”不留死角。着力采取以下措施,推动专项整治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对于学校食堂必须以学生的营养均衡,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彻底转变办食堂谋结余的错误观念。”这是英山县实验小学校长蔡干在该校第一次食堂专项整治工作班子会上着重强调的理念,同时他要求对专项整治工作,广大教职工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是深入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食堂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清廉校园建设的必然要求。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工作小组由校长牵头,班子、处室和食堂管理人员组成,小组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强化工作举措,确保工作实效。对整治工作的关键节点和重点问题,列出风险清单,制定防控预案,及时整改落实。一是严把食堂原材料采购关。开学第一次班子会讨论确立食堂材料采购的原则,程序。依次发布招标公告,供应商报名,资质审核,现场勘查评分,公示结果,供应商会议及签订合同,做到每一步阳光透明,合规合法。二是食材出入库“日清月结”,账目清晰。食谱、食品留样、食材实物出库、入库台账、食堂财务台账“五线压一线”。
教职工陪餐制度化,并让教师陪餐进餐费随工资流水走。教师与学生同质同价,同一窗口进餐。学生进餐费实行平台预收,有结余款及时退还,上学期末共退还结余款十三万多元。
切实提高饭菜质量,按小学生成长营养需要配制食谱。提高食堂食品加工的水平,不断丰富学生的餐桌。按提质不提价和零结余的要求,该校莲花校区光肉类食品每天的采购量就由以前一百斤左右,提高到现在每天两三百斤,吃红烧肉时甚至达五六百斤。
该校表示将以食堂专项整治为契机,进一步打造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满意”的食堂,不断巩固整治成果,建立长效机制,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质的后勤服务。
(张云光 肖双六 曾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