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2 15:14:25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今年以来,咸宁市税务局坚持多元激励与联合惩戒并重,坚持树立“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的鲜明导向,着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不断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税收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纳税人税法尊崇度、获得感大幅提升。上半年,对符合条件的31169户纳税人共评出A级纳税人1810户,B级纳税人13773户,M级纳税人11829户,C级纳税人564户,D级纳税人3193户。其中, A级、B级、M级纳税人占参评户数的87.95%,A级纳税人同比增加647户、增幅高达55.63%。
精心组织,提高信用评价公信力。市税务局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遵循客观公正、标准统一的原则,采取以系统评价为主、人工调整为辅的方式,开展纳税信用评价,确保业务操作更规范,指标口径更准确,评价结果更客观。一是安排部署有条不紊。专门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纳税信用评价工作,制定了指导性强、操作性实的工作方案,细化了工作任务清单,逐项明确责任层级和完成时限,形成了全市上下三级联动、一体化推进的工作格局,夯实了信用评价工作的基础。二是评价结果客观公正。依托金税三期纳税信用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初评信用等级,严格实行科所、区县局和市局三级复核,重点加强重点税源、出口退税、享受税收优惠等类型企业扣分指标的分析复核,精准调整评价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向企业提醒告知,防止“漏评”“错评”,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维护了纳税人合法权益。三是信用公示及时全面。突出信用价值尺度,加大信用评定结果的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号、办税服务厅电子显示屏、公示栏,公告发布A级纳税人名单,助推A级纳税人发展,强化A级信用激励效应,营造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在市局门户网站设立“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和“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查询专栏,对外提供“一站式”查询服务。同时,注重信息集成,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相关信息。元至5月,已向省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送行政许可信息4316条,行政处罚信息36条,1810户A级纳税人及4户“黑名单”纳税人信息。
多元激励,增强守信纳税人获得感。全面落实市税务局、市发改委等27个单位签署的《咸宁市关于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实施联合激励措施的合作备忘录》,将服务资源最大限度向守信企业倾斜,在多领域推行便利化服务,让A级纳税人享受更多便利,使守信者一路绿灯,不断增强守信纳税人的获得感。一是领用发票快捷办。对A级纳税人,可享受单次领取3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需要调整发票用量时即时办理以及普通发票按需领用的优惠措施。连续3年被评为A级信用级别(简称3连A)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提供绿色通道或者专门人员帮助办理涉税事项,推行点对点的“一站式”政策辅导服务,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对B级纳税人,可一次领取不超过2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需要调整增值税发票用量,手续齐全的,按照规定即时办理。通过简化发票领用程序,切实为诚信纳税人压缩办税时间,节约办税成本提供便利和实惠。二是出口退税优先办。被评为出口管理一类企业的A级纳税人,税务机关受理出口退(免)税申报后,经核对申报信息齐全无误的,可优先办理出口退(免)税,退税时限压缩到2个工作日,大大缩短了出口企业退税周期。元至5月,累计办理出口退税1.4亿元,较好地加快了企业资金流转速度,激发了企业生产经营动力。三是政策激励联合办。不断延伸和拓展纳税信用增值服务领域,对A级纳税人予以更多激励措施,进一步释放信用红利。目前,可享受激励措施从税收服务拓展至项目管理、投融资、进出口、贸易、环保等15个领域,助力企业发展更加稳健。尤其是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市局与12家银行建立了“银税互动”合作机制,推出了“纳税信用贷”“出口退税贷”“云税贷”等多个税银合作产品,启动了“线上银税互动”,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普惠、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今年元至5月,已累计为276户次小微企业发放纳税信用贷款2.5亿元,将企业的诚信纳税优势转化为纾解困境的“真金白银”,实现了小微企业、金融、税务三方共赢,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税收、金融环境。
联合惩戒,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市局联合28家单位签署《咸宁市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加大实施联合惩戒的协作范围,让失信纳税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倒逼纳税失信企业规范管理、守法经营。近年来,A级纳税人数量大幅增加,B级、M级纳税人稳中有升,而信用较差的C级、D级纳税人明显减少,依法诚信纳税已成为越来越多纳税人的共识,税法遵从度不断提升。一是日常管理从严从紧。对C、D级纳税人取消资源综合利用、安置残疾人就业增值税即征即退资格。对D级纳税人,加强出口退税审核和纳税评估,严格审查其报送的各种资料;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辅导期一般纳税人政策办理,领用普通发票实行交(验)旧供新,严格限量供应;列入重点监控对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发现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的,不得适用规定处罚幅度内的最低标准。今年来,已将32户D级纳税人的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其他纳税人纳税信用直接判为D级,依法采取更严格的发票管理、出口退税审核等措施。二是联合惩戒协同发力。加强与市场监管、财政、银保监等部门密切协作,对失信企业及其负责人在出入境、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获得荣誉、资质审核、贷款融资等21个方面实施联合惩戒。“黑名单”企业被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被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被金融机构降低融资授信,在“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两优一先”等评选中受限。近年来,多户企业负责人担心进入税收违法“黑名单”后影响企业发展,主动来到主管税务机关缴清欠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并申请信用修复。联合惩戒让越来越多的纳税人意识到涉税失信的危害性,依法诚信纳税的社会氛围正在加速形成。今年,全市税务系统已对各级政府部门拟推荐表彰的500余名评先评优对象,给出了诚信纳税方面的意见,确保了评先评优对象的成色。三是信用修复利企惠民。惩戒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引导失信纳税人主动纠错,积极整改,修复纳税信用,切实提高税法遵从度。被行政处罚的纳税人,如果能及时纠正违法行为,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可及时从“双公示”撤出。2020年度纳税信用评价工作中,税务机关主动为3229户已改正失信行为的纳税人进行了纳税信用修复,提升了纳税信用级别,增强了企业复工复产的信心,进一步优化了税收营商环境。
(马磊)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