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7 16:14:29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作为“老百姓自己的银行”,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农商行扛起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担当作为,干在实处,全力打造“小微金融店小二、乡村振兴主办行”,助力黄冈加快振兴,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19年,在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黄冈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黄冈农商行要求全市农商行将支部建在村部上,全力推进村银共建、整村授信、金融村官,打好赋能乡村振兴的“组合拳”,全面实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截至6月底,该行存款余额1389亿元,比年初净增121亿元;贷款余额818亿元,上半年累放357.3亿元。其中小微贷款突破200亿元大关,余额达203亿元,比年初净增70亿元,增幅53%。
村银共建,乡村开启“金融+”模式
2019年1月11日,黄冈市首家“乡村振兴金融超市”在黄州区陈策楼镇盂钵桥村正式开业。金融超市一成立就迎来一位“顾客”——该村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负责人冯卫刚,他希望通过“村银共建”活动获得银行信贷助其做大做强果树苗木经营产业。
2019年,省农信联社党委要求全省农商行系统1300多个基层支行党支部与全省范围的村党支部进行结对,通过“村银共建”,在党建、金融、文化、助贫等四个方面互助互联,服务乡村振兴。
党建互联,凝心聚力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农商行共有216个农区(农商)支行与648个行政村开展结对共建,占应结对党支部的100%。建设“村银共建活动室”,提档升级党建阵地建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帮助结对村争取政策、项目,主动对接帮助结对村企业纾困解难,为其(社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组织党员到村开展结对帮扶,慰问结对村困难党员群众,增强与群众的沟通与联系。
金融互联,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该行全面整合资源,创新金融服务,向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农村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满足其发展生产资金需求。盂钵桥村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负责人冯老板1998年开始从事果树苗木经营。该行在“村银共建”活动中主动对接,为其量身定制信贷方案并授信80万元,帮助基地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如今,冯老板成立黄冈市伟灿苗木有限公司,在盂钵桥村流转178亩土地种植新优果树,培植最优良的甘平杂柑、果冻橙、脆皮金橘、脐橙等20多个新兴品种,产品畅销海内外,生意越做越大。
助贫互联,微贷支持助民赢。该行积极满足结对村产业资金发展需求,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为村民致富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累计结对农户数5163户,发放涉农贷款6300万元。
文化互联,志愿服务得民心。该行在结对村开设农村金融讲堂,向群众宣传反假币、防范金融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累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115场,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135次,参加人数42000人次。开展村银共建以来,向结对村赠送书籍4000余本、文体器材320余套,与结对村、社区开展联谊活动,赠送礼品30000余份。
整村授信,乡村发展插上“金翅膀”
“农商行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银行,我们要积极参与这次农商行开展的整村授信活动,借助金融力量,好好发展我们大桴村的乡村产业!”近日,在蕲春农商行“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启动仪式上,该县大同镇大桴村支部书记田淑珍激情满怀地说。
资金短缺,是很多农户发展农业生产经营面临的突出问题,然而贷款较为繁琐、困难。
整村授信,就是对目标村所有农户登门调查,逐家逐户进行信用评级、贷款授信。授信后,村民可以知道自己的贷款额度,一旦需要资金,可以直接去银行或者线上申请贷款提取,无需再调查审批、提交资料,节省中间流程。为大力推广整村授信工作,市农商行提出“863”计划,即对全市辖内农户建档率达到80%以上、预授信率达到60%以上、签约授信率达到30%以上。
目前,蕲春农商行为该村农户建档113户,预授信97户,预授信金额519万,办理线上福e贷11户,授信金额58万,已发放小微贷款8笔,金额60万元,有效支持该村种植、家禽养殖和鞋类加工产业发展。
6月上旬,罗田县匡河镇举行“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动员会。该镇与罗田农商行现场签订整村授信合作协议,并为三位优质客户代表进行预授信、颁发授信牌。此次整村授信活动将全面对接匡河镇辖内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农户,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信模式,为“三农”客户量身定制最佳服务方案。目前,罗田农商行已对48个行政村展开整村授信工作,累计对4886户开展预授信,预授信金额达到15650万元。罗田农商行将实施助力乡村振兴整村授信三年规划,到2023年末对全县414个行政村整村授信全覆盖。
“县农商行授信我公司2000万元贷款额度,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难题迎刃而解,香菇制棒能力将达到300万棒,比去年增加1倍。”7月11日,团风县杜皮乡湖北福旦公司董事长林先斌高兴地说。
7月9日,团风农商行同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签订“整村授信助力产业振兴”合作协议,大力推进优质稻、猪、茶、菜、鱼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发展,全力打造“一镇一业、一业一品”。目前已同5个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签订贷款协议,共计发放贷款9170万元。
为全面服务乡村振兴,黄冈农商行系统全面推进整村授信工作,以采集农户信息为抓手,以授信、评级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金融服务、互惠共赢的工作模式,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和“融资难”问题,让广大群众享受安全、快捷、便利的现代金融服务,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该行还大力推广“整村授信”+“荆楚小康贷”服务模式,确保辖内农户建档率达到80%以上、预授信率达到60%以上、签约授信率达到30%以上,加大授信、用信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引水施肥”。
金融村官,乡村有了专属“店小二”
今年以来,在黄冈城乡大地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农商行员工,又是“村官”;他们坚守“挎包银行”优良传统,走村串户为农户送去小额信贷资金、送去普惠金融产品、送去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送去金融防骗知识……他们以全新的身份——“金融村官”,践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6月16日,武穴农商行召开金融村官派驻启动会议。会上,武穴市委组织部及武穴农商行为70名金融村官颁发聘书。他们将赴农村担任村支书助理、村主任助理,负责宣传金融政策、金融产品,参与村级建设、推进金融互联、优化信用环境等,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全市农商行紧扣整村授信“863”目标,制定详细实施方案,聚焦“服务提升”目标,主动为有融资需求的客户量身定制服务方案,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真心实意帮助“三农”客户做大做强,全力打造“小微金融店小二、乡村振兴主办行”。
在地方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金融村官”派驻工作正在全市范围大力推广。目前,全市农商行已累计向546个村派驻书记助理、主任助理等金融村官546名,累计建设驻村工作站171个,授信6.13亿元,发放贷款2.39亿元。
(张易名 吴鑫鹏)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