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一本本记载40年的家庭账本 一段段记录34本的税史变迁
2021-07-26 16:35:35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整齐的柴垛,干净的庭院,朴素的家庭——崇阳县铜钟乡清水村70岁农民沈怀德的家,跟如今湾子里大多数农民家庭一样,满是“人间烟火气”。
7月7日下午,咕咕鸽声中,老沈从里屋抱出一大摞足足34本家庭账本,打开了话匣子。这些账本,时间跨度长达40年。
老沈从1981年农历8月18记账,“这天是分家立户的日子,今后父母不再管我了,要记清一分一厘收支,过好日子。”分家时,他手里只有10.6元现金。过完中秋,他又记下:买饼、酱油过中秋节花费1.45元。
当年,家庭联产承包春风吹到了大山里,分田到户,老沈家分到6亩。年底,他的第三个孩子出生,年终算账,负债45元。钱亏在哪里?那一年,农业、人情和其他收入461元,国家惠民收入为0;创业、农业、医药费、零用、税息等总支出506元,欠了45元外债。到1990年,除开1982年盈余26元,年年入不敷出。
1983年3月21日,老沈花28元买了人生第一块手表。“用半年就坏了,10月7日,花4元修表。”那些年,老沈一家9口“勒紧裤带过日子”,家庭只有硬性开支,收入盈亏参半。1992年,孩子们在拮据的生活中艰难长大,当年学杂费达1038元,占收入的17.3%。
老沈不是个懒人,日子过得差,他想尽办法抓收入。养鸽子、养猪、养蚕、种地,当年创业支出5353元,农业支出1722元。1995年,家里首次收入过万,达到10661元,然而开支13141元,依然负债。
账本能清晰反映出当年国家税收惠民政策的实施状况和变化状况,学杂费、农业税、医药费、水电开支,一目了然。1981年,老沈上缴农业税6元,2000年涨至2037元,到了2004年当地减免农业税,2006年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
从2000年开始,老沈感觉日子慢慢好起来:家庭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1402元、5591元、5134元、3731元……年年都结余。2020年,老沈和爱人黄金华两位老人合计毛收入105999元,支出66384元,净盈余39615元。这些钱,全部存银行。
笔者翻阅34本账本发现,一笔笔账目事无巨细,从不遗漏。“当天收支当天记,不超过第二天早上。”老沈说,记账一来可以精打细算过日子,二来可以给后代留下一笔精神财富,“看看老辈们是怎么过生活的”,时刻不忘艰苦奋斗。
一连串数字背后,反映了国家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税收惠民政策的细化和实施到最基层——废除“三提五统”政策、实施医保兜底政策、废除农业税并提供各种农业补贴、农村养老金落地、低保政策普惠、精准扶贫政策春风劲吹……账单一目了然:2017年税收惠民收入7336元,2019年猛增到16840元,2020年再次猛跳到29904元。
其间,老沈的家乡崇阳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跟老沈一样“苦哈哈”的农民也“翻身农民把歌唱”,摆脱了穷困,过上了幸福生活。
如今,老沈的部分家庭账本已作为珍贵资料被湖北省档案馆珍藏。曾在铜钟乡工作6年的崇阳县干部胡向辉感慨:“建党百年,时代跃迁,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美。咱国家税收惠民政策上的事儿,可一笔笔从未落下,群众心里记着呐!”
(汪佳  刘智利)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