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7月19日上午,通山县蓝色训练营组织青年营员走进闯王镇坳坪村种德草庐,开展了以“致敬国学经典、献礼建党百年”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声声清脆悦耳的吟诵声远远传来。原来是种德草庐的少年们正在齐声朗诵《逍遥游》,背诵国学经典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踏入草庐门槛,一股书卷气扑面而来。翻新的老屋墙壁挂满了书法作品,书桌上整整齐齐地放着“文房四宝”,门口的展板上还展示着少年们的工整的书法作品,呈现了一片浓厚的国学氛围。

2017年,在陈明耀的四处奔走下,旨在传承国学经典,弘扬国粹文化的种德草庐在坳坪村应运而生。四年来,每逢节假日陈明耀都要从税收岗位匆匆赶到三尺讲台,为十里八乡的留守儿童倾囊传授国学经典。“能让国学得到传承与弘扬,能为家乡的留守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陈明耀介绍了自己创办种德草庐国学公益讲堂的初心和使命,青年营员听得全神贯注,同时也感受到作为新时代青年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据了解,自种德草庐国学公益讲堂开办起来了,村里就掀起了一股浓浓的国学热潮。琅琅的读书声成为村里最动听的声音,一群孩子聚精会神地坐在课桌上,小心翼翼地拿着毛笔在宣纸上一笔一划的学习书法成了全村最靓丽的风景。今年种德草庐国学公益讲堂还获得省妇联高度认可,被评为全省“亲子教育基地”。县局人教股股长黄永泉当众宣读了文件,分管人教领导焦天喜进行了授牌。

“我在这里收获了很多知识。希望种德草庐可以一直陪我成长,长大了我也要成为传授国学的一份子……”少年代表徐兆骐向我们分享了学习心得与体会。

“你们认识这面旗帜吗?”
“红旗。”
“准确地说这是一面党旗,你看,黄色的锤子代表工人的劳动工具,镰刀代表农民的劳动工具……”青年党员蔡恺伦还给各位少年带去了一堂通俗易懂的党课。他从认党旗入手,深入浅出地给党的接班人们讲述了党的光辉历史。

一本书籍,成就一个梦想;一颗爱心,点燃一个希望。青年营员还给留守儿童们捐赠了投影仪、图书,希望为他们带来崭新的阅读空间,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同时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对他们的关怀与温暖。

(通山县税务局
王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