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余万元即将到账 蕲春法院妥善调解一起涉企纠纷
2021-07-12 16:26:23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这笔660余万元的混凝土款压了四年,对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没想到这次这么干脆利落地解决了,感谢蕲春法院,我们感到非常满意!”蕲春某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总高兴地说道。
能够一次性为双方企业解决纠纷,帮助陷入困境的企业渡过难关,承办法官顾俊倍感欣慰。回忆起案件的来龙去脉,还要从4年前说起……
依约交付混凝土,货款迟迟难收回
2018年1月份,蕲春某混凝土有限公司与湖北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约定该混凝土公司向某建筑公司供应混凝土,该混凝土公司依约履行了供货义务,某建筑公司却以他人还未支付自己公司工程款为由,未及时支付货款,每当该混凝土公司催要货款时,某建筑公司均以此理由拒绝。
2021年5月底,该混凝土公司将某建筑公司诉至蕲春法院,要求某建筑公司向其支付混凝土款加利息共计670余万元。
倾情调解促沟通,四年纠纷一朝解
民二庭法官顾俊第一时间拿到案卷后,就对该案进行了涉企经济影响评估,发现该案涉及本县两大企业且标的额巨大,若简单一判了之,极大可能留下执行隐患,且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也不利于双方矛盾的化解,非但不能案结事了,还会拉长整个纠纷的解决周期,增加诉讼成本和当事人的诉累。
为了更好地解决矛盾纠纷,顾法官遂决定对该案先行调解。经过多次与原、被告的电话沟通,顾法官明确了双方的争议焦点和主张。开庭前,顾法官再次面对面引导当事人厘清案款脉络,被告表示公司经营确实存在困难,但会想办法还款,看见被告态度如此诚恳,原告自愿放弃利息,被告也当庭承诺在4个月内一次性偿还货款660余万元。最终,原、被告达成一致意见,长达4年的合同纠纷随着法院的一纸调解书圆满解决。
营商,和则双赢,争则两弊。该案的成功调解,快速化解了纠纷,有效平衡了原、被告双方利益。在涉企诉讼案件中巧用调解的方式,既减少了当事人诉累,又节约了司法资源,是蕲春法院调判并举、定分止争、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案例。
(管晗晗 许澜格 胡珊)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