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纠纷无小事,处置不当易酿大患。近日,浠水法院成功化解一起因农田琐事引发的三代人的多年邻里积怨。执行干警秉持“善意执行、阳光执行”理念,不仅平息了矛盾,更解开了双方心结,生动诠释了司法化解纠纷的温度与力量。
纠纷缘起:农田口角引发两家冲突
2023年6月,陈某华与胡某虎因农田边的琐事发生口角,冲突迅速升级,导致双方均受伤。尽管当地相关部门曾尝试调解,但未能成功,最终双方诉至浠水法院。法院经审理后,依法判决陈某华赔偿胡某虎二千余元。然而,这起案件并未就此平息两家的矛盾。
2024年2月,双方家人再次发生冲突,矛盾进一步激化,进而引发了新的诉讼。浠水法院再次依法审理,判决陈某华之妻王某赔偿胡某虎之母闵某六千余元,陈某华之子陈某军赔偿胡某虎四千余元。判决生效后,部分被执行人未能主动履行赔偿义务,申请人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阳光执行:让公正看得见、过程可感知
浠水法院将“阳光执行”贯穿案件办理全程,确保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案件受理伊始,法院第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可能承担的风险,并将执行案件承办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告知双方当事人,畅通沟通桥梁。
执行启动后,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同时书面告知被执行人申报财产状况。为切实保障执行透明,依托网络查控系统,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展开全面查控,并将查控结果实时反馈申请执行人。本案中,系统精准锁定陈某华银行存款及王某名下理财产品后,法院迅即依法冻结相应款项。整个执行进程清晰透明、步步留痕,有力保障了当事人知情权与监督权。
面对陈某华初期的抵触情绪,执行干警摒弃简单化处理方式,坚持多次主动上门,耐心释法明理。干警们既严正告知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更悉心倾听其诉求与顾虑,着力疏导不满情绪、化解信任坚冰。
善意执行:破冰三代积怨,平衡法理与情理
执行深入过程中,执行干警敏锐察觉到案件背后深植着两家三代人的历史积怨。若机械采取强制划拨措施,非但难以案结事了,更可能激化矛盾、埋下隐患。此时,闵某在网络上发布的相关视频已引发一定舆情关切,案件处置面临更高要求。
面对此复杂局面,浠水法院果断调整策略,将“善意执行”理念落到实处,全力寻求破局之道。2025年8月8日,执行干警再次主动登门,精心梳理三份生效文书,为双方清晰核算、互抵债务,最终精准确认陈某华需支付闵某6156.43元。核算全程,干警逐项阐明费用计算依据与法律条文,确保双方心服口服、全程透明。
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协调,执行干警从情、理、法多个角度劝解双方当事人。一方面,严正申明法律底线及拒不履行的严重后果,彰显司法刚性;另一方面,温情唤醒邻里旧谊,恳切劝导双方放下成见、着眼长远。法理与情理的双重感召下,陈某华终为干警的真诚与执着所动,当场以现金履行了赔偿义务。闵某收款后,亦依程序出具收条与结案申请书。一场横跨三代的邻里坚冰,在执行善意中悄然消融。
案结事了:执结不是终点,和谐方显真章
案件虽已执结,但浠水法院的关切并未止步。执行干警深知,经济赔偿的履行仅是起点,真正化解心结、修复邻里关系才是根本。干警们持续跟进,分别约谈双方当事人,深入释法明理,引导双方放下芥蒂、回归理性。经过多次悉心沟通与疏导,两家虽未尽释前嫌,但相处已回归理性状态,曾经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得到有效纾解。
综观本案执行全程—— 从依法查控到善意破冰,从阳光透明到实质解纷,浠水法院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善意执行”绝非软弱妥协,而是洞察矛盾、化解心结的司法智慧与担当;“阳光执行”绝非流于形式,而是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监督权利充分保障的庄严承诺。在执行过程中,浠水法院严格遵循程序规范,全流程信息公开,切实保障当事人知情权与监督权;精准拿捏法理尺度与情理温度,以人性化方式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初心与力量。
浠水法院也将继续坚守司法为民的初心,不断优化执行举措,以更加公开、透明、公正的执行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让司法温度温暖每一个执行案件,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贡献力量。
(范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