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赤壁:一条短信牵动“赤心” 检察温情照亮社区矫正对象新生路
2025-07-11 15:24:25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汪检察官,我在中医院,宝宝生了,能不能麻烦你帮我跟司法所说说让我回湖南坐月子?在赤壁坐月子要租房子,现在没钱了……”刚开完会准备离场,赤壁市检察院检察官汪萍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屏幕上是一条来自社区矫正对象谢瑶(化名)的短信。字里行间,初为人母的喜悦与现实的窘迫无助交织在一起。这条短信,瞬间牵动了检察官的心,也开启了一场跨越两省、情法交融的接力。
短信背后的故事令人揪心。离异后常住赤壁娘家的谢瑶,因犯协助组织卖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正在赤壁接受社区矫正。此刻,她刚刚在医院诞下女儿,沉浸在生命降临的喜悦之中,却被冰冷的现实难题重重包围:因当地民俗忌讳在娘家坐月子,又无力承担租房等费用。无奈之下,她想到了曾给予她信任感的检察官汪萍,希望能申请前往湖南株洲婆家坐月子。然而,社区矫正“不得随意离开监管地”的规定,如同一道无形的墙,横亘在她面前。
“社区矫正的核心是人,既要依法监管,更要关注对象的实际困难和合理需求。”收到信息的汪萍意识到此事的特殊性——这不仅关乎一位母亲和新生儿的健康权益,涉及对传统习俗的尊重,更是对社区矫正人性化管理和检察机关综合履职的现实考验。时间紧迫,她立刻行动。
检察官第一时间将谢瑶的困难和请求向院领导做了详细汇报。赤壁市检察院迅速启动内部协作机制,检察官主动对接负责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第三检察部。两部检察官进行紧急会商,仔细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及相关规定。大家一致认为,谢瑶的申请符合“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正当原因确需离开”的情形,其身份特殊(刚分娩)、理由充分(经济困难叠加地方习俗)、去向明确,具备依法审批的合法性与可行性。
随后,检察官立即赶到赤壁市中医院妇产科,当面了解谢瑶的具体困难,核实其在湖南株洲婆家的详细地址,对路途安全及异地监管风险进行了审慎评估。
带着初步研判方案,“赤心”团队马不停蹄地前往赤壁市司法局,与相关负责人韩冰进行深入沟通。检察官详细阐述了谢瑶的特殊处境与实际困难,强调了保障其基本权益对促进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性。
针对司法局担心的路途安全(产妇和新生儿能否承受约4小时车程)以及异地监管可能存在的风险,赤壁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钟声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了安全,计划包车前往;在监管方面,可采取“双保险”措施——利用手机定位、不定时视频通话进行远程技术监管,同时商请湖南省株洲市社区矫正机构协助,建立两地联动监管机制,实现“技防+人防”双重保障。
赤壁市司法局及社区矫正管理局对此事高度重视,在严格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他们充分考虑了谢瑶的特殊情况和检察机关的专业意见,最终依法批准了谢瑶28天的假期,允许其前往湖南省株洲市坐月子。7月3日下午,赤壁市检察院“赤心”团队与司法所工作人员一同来到医院产科病房,在检察官的见证下,谢瑶顺利办理了请假手续,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这28天的假期批条,成为社区矫正对象“信任回归”的坚实基石。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急民所急、解民所忧的主动作为,让谢瑶深切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与善意。“赤心检察”将监督触角“向前延伸一公里”的关怀,极大地增强了她认罪悔罪、自觉接受矫正、积极回归社会的内生动力和信心,诠释了社区矫正“教育帮扶”的本义,在刚性的监管框架内,为特殊群体开辟了一条充满理解与希望的新生之路,让法治之光温暖照亮了回归社会的旅程。
(汪萍)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