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如我在诉·干警谈】践行如我在诉理念 争当新时代立案标兵
2025-04-25 16:30:33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文/ 松滋法院 雷一琴
  “如我在诉”强调司法工作者应当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审视工作流程,提升司法温度。作为立案庭窗口的法官助理,践行这一司法理念既是对职业素养的考验,更是对初心的坚守。在工作的一年半时间,既有温暖瞬间,亦有反思与成长。
  一、从“机械审查”到“人性服务”
  当当事人未准备任何起诉材料来立案庭窗口时,不再直接“劝退”;面对当事人自行提交材料不明确、证据清单混乱等问题,不再“粗暴”地以材料不齐为由退回。而是主动询问其诉求,帮助其梳理需要准备的起诉材料并详细告知诉讼流程,让当事人及时准确行使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针对老年群体或文化程度较低的当事人,会耐心细致地指导其准备起诉材料,告知诉讼风险,帮助其理性选择维权方式。对于本院没有管辖权的案件,会协助当事人通过操作跨域立案系统进行网上立案,主动告知“管辖法院可能要求补充材料清单”及当地12368诉讼服务热线,并提示“建议先电话确认接待时间”,避免当事人跨省奔波后因法官外出办案而跑空,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对于第一次涉足司法程序的当事人,在接待过程中多一句话、多一份耐心都是温暖且有力,就如立案庭墙上贴的“五心与四甘”情怀应贯穿在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二、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生活语言”
  在立案窗口工作时要时刻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理解当事人、去解决问题,不说“举证责任倒置”,而说“就像买东西需要小票一样,您需要先拿出证据证明对方向您借过钱”。为了让当事人人更加容易理解为什么诉讼需要准备诉状和证据材料,用“打官司像看病”作比喻:立案是挂号(确定科室),证据是检查报告(帮助医生诊断),诉讼费是医药费(根据病情复杂收费),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帮助当事人了解诉讼流程。记得刚上班时,在一次审核立案材料过程中,告知当事人需按照“被告人数+1”准备起诉材料副本,当时当事人情绪激动,在窗口大声说到“哪条法律规定需要准备这么多材料的”,由于社会阅历较少没有注意到当事人的情绪,甚至还将《行政诉讼法》翻出来指着法条说这条法律规定的。刚开始觉得自己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并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觉得委屈。事后领导找我谈话告诉了我他之前的一些工作经历,面对不同情况的当事人要学会灵活处理,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在“过度共情”与“标准统一”中寻求平衡
  “善良需要智慧加持”,曾为癌症晚期病人加急立案,却因未严格审查导致案件管辖错误被退回。也曾为被家暴女性提供法律咨询而被当事人指责未公平公正处理工作。经过此事,在工作过程中也曾对自我进行反思过度共情易导致程序错误,在立案庭工作既要有共情能力,也需要时刻将公正与公平印刻在脑海之中。窗口工作的一年半时间,我逐渐懂得:“如我在诉”不是无原则迁就,而是用过硬的专业能力将冰冷的程序转化为有尊严的体验。当看到哪位怒斥我要投诉你的当事人,后来悄悄留下“谢谢你小姑娘”的纸条时,更加使我坚信:正义的实现方式,与正义本身同等重要。
  窗口工作的宝贵经历,让我深刻领会到:“如我在诉”不是放低司法权威,而是以更加卑谦的姿态,在程序正义的框架内为当事人拓出一条有尊严的维权之路。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