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通城县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加强对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
2025-04-22 09:22:45 来源:楚天法治 点击: 0
        4月17日,全国检察机关加强对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座谈会在嵊州举行,共商强化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全程监督。通城县人民检察院作为基层院在会上做经验交流。
       2023年以来,通城县人民检察院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与执行监督线索发现难的“剪刀差”问题,多渠道拓展监督线索来源,共办理涉终本执行监督案件118件,其中类案监督48件,法院全部采纳纠正,恢复执行133件,推动执行到位2084.4万元,移送犯罪线索12件,立案追究刑事责任13人,民事终本执行监督质效显著提升。
       一、检法协作:建立机制“享”线索
       为突破监督案源瓶颈,通城县人民检察院积极主动与县法院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打破监督壁垒。2022年1月双方会签《关于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意见明确法院每季度向通城县人民检察院通报执行未结及终本案件清单,包含案号、当事人信息、立结案日期、执行依据、终本理由等基本信息,并设立“两长”定期联系日、办案人员会商平台,将执行全流程纳入监督视野。通过该机制,法院累计移送执行案件信息600余件,检察机关从中发现线索160条,成案率70%。
       二、信访联动:深挖群众诉求“找”线索
       通城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入驻县综治中心、与12309平台联动,实时获取涉执行信访信息,有针对性开展监督。自2023年机制运行以来,民事检察部门收到各类线索115条,其中涉及违法终本线索53条,办理监督类案16件。如某当事人到12309窗口反映的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存在恢复执行难问题,民事检察部门检察官参与接访并经调查核实,发现被执行人在诉讼及执行期间有转移财产的行为,且有营业收入,属于有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形,遂监督法院恢复执行,并督促公安机关对被执行人涉嫌拒执罪立案侦查,最终该案执行款全部执行到位。
       三、AI赋能:智能化筛查“推”线索
       面对海量执行卷宗,通城县人民检察院自主研发“民事执行终本案件法律监督模型”,通过OCR图文识别技术提取电子卷宗中裁判文书、执行文书、财产信息等关键数据,解析形成案件信息、当事人信息、法律文书等各类数据库,再通过设置的超期执行、执行措施违法、未穷尽财产调查措施等九个方面的监督规则,自动筛查、比对并推送线索。模型运行以来,共发现线索1230条,成案率超80%。推广至全市后,累计推送线索6011条,办理类案监督92件。模型还可根据需求动态调整筛查范围,如针对“检察护企”和“检护民生”专项工作,办理相关监督案件30件,督促执行到位637.4万元。
       四、以案找案:“人”和“事”串并审查“联”线索
       注重对个案监督点的梳理研判,举一反三,延伸审查同期的同类案件,有效开展类案监督。同时,设置被执行人、申请执行人和执行法官名单库,从同一当事人或同一执行法官的角度进行串并审查,寻找线索。如在办理某当事人申请执行监督案件中,经调查发现该案的被执行人在被执行人员名单库中多次出现,遂将相关案件一并进行审查,并就被执行人财产分配问题向法院发出类案检察建议,该当事人最终获重新分配执行款。
       下一步,通城县人民检察院将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指引,以线索发现为突破口,持续优化线索发现机制,全面提升监督质效,为推动解决执行难问题贡献基层检察智慧和力量!
            (毛珍珍)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