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随着毒品犯罪打击力度的持续加大,传统毒品犯罪案件呈现下降趋势,贩卖新精神活性物质“上头”电子烟的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却逆势上涨。为应对新型毒品案件频发的新形势,解决新型毒品案件办理过程中的称重、鉴定及证据收集等司法实践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凝聚共识,提升办案质效,4月2日上午,西塞山区检察院联合西塞山区法院、西塞山公安分局刑事干警,开展以“高质效办理新型毒品案件”为主题的同堂培训。西塞山区检察院青年干警先锋班全体学员参加培训。
以“共学”促“提升” 从“坐堂办案”到“主动走访”
公检法刑事业务骨干们转变坐堂办案模式,集体走进黄石市公安局禁毒实验室。国家毒品实验室黄石工作站、黄石市公安局毒品检验鉴定中心陶涛主任带领大家依次参观了毒品称重区、毒品展示区和毒品检测区。参观过程中,陶涛主任不仅展示了海洛因、冰毒等传统毒品,还重点讲解了依托咪酯电子烟、“快乐牛奶”丙泊酚、“听话水”γ-羟基丁酸、泰国大麻饼干、糖果等新型毒品的形态和成瘾原理。围绕如何更深层次的做好毒品防治工作,介绍了实验室利用污水监测毒情技术进行禁毒活动的情况。
“以前我们只能从案卷中看到毒品,这次近距离接触到真实的毒品,才知道毒品的种类之多,禁毒形势之严峻,毒品检测任务之繁重。此次参观加深了我们对毒情的认识,引导我们办案要更加接地气,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要机械地就案办案。”西塞山区检察院的干警感慨道。
以“交流”聚“共识” 从“借助外脑”到“理念提升”
“新型毒品有别于传统毒品,对新型毒品如何规范提取、称重和鉴定?”
“液态毒品的定量鉴定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开展?”
“上头电子烟的新型毒品案件办理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围绕上述公检法干警们关心的实务问题,陶涛主任以新冠疫情后黄石地区毒品迭代泛滥的分析研判为主题,结合 新型毒品案件的实验室数据,详细介绍了当前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的现状、危害及黄石地区毒品称重和检测的总体情况。
武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徐凯以《涉依托咪酯案件检验鉴定相关问题的研究》为题,重点介绍了缴获毒品中依托咪酯的称量取样、生物检材中依托咪酯的检验鉴定和常见新型毒品检出情况等问题。
授课结束后,与会的公检法干警就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的快筛检测方法、司法实务中是否对依托咪酯等液态新型毒品进行定量检测、依托咪酯的代谢时间与传统毒品是否有区别等问题,踊跃地向现场两位专家提问,两位专家一一作出解答。
听了两位专家倾囊相授的讲解,公检法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干货满满,不仅解决了很多办案中的困惑,也对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有了深刻的认识,真正做到了同堂培训、同题共答、同频共振,为合力打击整治毒品犯罪统一了执法司法标准。
下一步,西塞山区检察院将持续加强与公安、法院的沟通协作,以高质效办理每一起案件为目标,能动履职,主动作为,将同堂培训的学习成果运用到具体办案之中,精准惩治毒品犯罪,加强毒品犯罪的溯源治理,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共同守护平安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