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法治黄石讯(彭小陛 通讯员 杨运红)2023年湖北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获奖名单日前公布,经业务部门推荐、初赛、决赛环节层层把关、严格评审,由大冶市人民检察院选送的“涉水排污监管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从全省110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十佳模型。
大冶市人民检察院在公益诉讼办案中发现,辖区内普遍存在排污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未缴纳环境保护税等违法行为,导致水生态环境持续遭受破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推动溯源治理,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共同保护水生态环境,在黄石市人民检察院的指导和参与下,大冶市人民检察院以大数据赋能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建立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将规划编制、区划确定、名录认定、建设审批、排污排水许可、超标排放、环保税等问题整合起来,推动排污区域确定化、排污标准明确化、排污信息公开化、排污监管实时化、税额核定便利化。
该模型通过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市场监督管理、税务、城市排水等行政机关的数据和两法衔接平台、互联网上的数据,以流域综合治理为目标,围绕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领域存在的突出和普遍性问题,以业务为主导,以数据为支撑,以办案为依托,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现已获取有效数据15万条,对模型推送出来的线索,目前已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32件,提出诉前检察建议110份,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依法整改并书面回复;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行政公益诉讼2件,法院已判决并支持了全部诉讼请求;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并推动行政机关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公益已全面得到保护。
通过在模型支撑下的案件办理,有效监督和支持了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协同履职,推动生态环境部门、水行政部门等8家行政机关出台了《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的工作机制》,联合黄石地区6家基层检察院会签了《环大冶湖区域协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公平规范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守法执法秩序,有效保护了水资源和规范水污染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