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液化气站的安全隐患是老大难,这回终于彻底整治好了,悬了四五年的心总算放回肚子里了”,赤壁市住建局城建股负责人看着整齐排列的自动化灌装设备,喜上眉梢。赤壁市民营液化气站无证经营、建设不规范的问题,在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共同努力下,就在今年11月底全面整改完成。
长期以来,赤壁市的10余家个体民营小液化气充装站均存在设计、管理不规范,安全预防措施不到位等情形。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燃气安全风险,2021年初,赤壁市政府部署了液化气站安全整治工作,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小液化气充装站停发了《瓶装燃气经营许可证》。但由于利益驱使,部分无证经营的“黑气站”与执法部门“打游击”,违法充装瓶装液化气予以销售,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今年4月,赤壁市检察机关对该案立案监督,邀请有关部门领导、行业相关人大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人民监督员等共同召开公开听证会,明确了行政机关各自负有的监管职责,评估了社会公共利益受损害程度,并向赤壁市住建局及所辖地乡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书。4月底,赤壁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列席市长办公会,为市政府整治液化气行业乱象积极建言献策,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会后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立即展开整治行动。不久,赤壁市住建局书面回复检察机关,表明该局已截断供气源头,并开展城镇燃气液化气专项整治行动,已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无证经营的场站全面清零。
“赤壁市一年瓶装液化气的销售额在五千万元左右,但是目前赤壁市10余家无证经营液化气站在储存、充装、运输、配送环节均不同程度存在安全隐患,监管困难。如今,原民营气站个体经营者筹措资金约2000万元,建成长纺民营液化气站,是将原有不合规民营气站全面整合成一家,便于统一监管,有效保障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赤壁市住建局副局长陈良驹说道。
为进一步延伸安全触手,赤壁市住建局印发《燃气安全生产责任包保工作方案》,落实各乡镇(街道)属地责任,按照“一站一策”对已关停液化气企业派专人巡查值守,防止“黑气站”死灰复燃。为在过渡期保障市场供应,将已关停取缔的无证液化气企业作为临时配送点,由国有企业久安燃气公司统一配送,提供稳定气源、上门宣传用气知识、定期开展燃气灶具安全检查和用户信息登记上传等服务,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安全管理服务体系。
12月5日,赤壁市检察机关联合市住建局开展燃气整改“回头看”,实地走访目前仅存的蒲纺长纺液化气站和茶庵镇久安液化气站。
“我们久安燃气公司属于国有企业,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经营设施一流,完全符合各类安全监管标准。但是这几年来,赤壁液化气充装市场存在经营乱象,导致整套充装设备利用率很低,国有资产存在浪费。经过这次检察机关和住建部门的大力整治后,不合规液化气站全部关停,让市场公平竞争,大幅提升了原有的液化气充装设备利用率,也促使我们提升了燃气服务“软实力”,现在久安燃气经营状况非常稳定。”赤壁市久安燃气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目前,赤壁市两家燃气企业充分参与市场化竞争,不仅使老百姓使用到优质、安全、便宜的液化气,而且该液化气充装经营管理模式走在全省前列,前不久,潜江等地的住建局及辖区燃气行业负责人前来学习考察整改经验,表示颇有收获。下一步,两家企业计划开发家用燃气炉等液化气周边产品,进一步满足相邻县市区的液化气市场需求。
赤壁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分管领导表示,本院秉承“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持续关注安全生产相关问题,通过前期实地调查,召开诉前圆桌会、与行政机关信息共享、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整改等方式,厘清监管职责,运用“督促+协调+检察建议”模式共同推动燃气安全问题的解决。在规范清理不合规液化气站的同时,与住建部门共同推动民营经营者全面整合建成安全、高效的长纺液化气站,与国有久安燃气公司展开有序的市场化竞争,大幅度降低液化气价格,成为湖北省首例液化气站规范整合成功的典范。
下一步,赤壁市检察院将联合住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局等行政机关,对市内两家液化气公司形成动态监管机制,不定期开展燃气安全隐患大排查,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张鑫 卢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