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和大家共同探讨妇女儿童的权益保障问题……”3月6日晚,武汉市蔡甸区法院法庭干警与该区的社区村干部、村民们,聚集在“法治夜校”,共话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治夜校”课堂上,很多群众提出自己的疑问,法官现场答疑,整场“法治夜校”课堂氛围活跃。
近年来,武汉市蔡甸区法院深入开展以“微光成炬”为主题的“法治夜校”活动,把普法课堂搬到群众身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群众科普法律知识、解答法律问题,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观念,努力在辖区营造人人崇法、人人知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

侏儒法庭、永安法庭联合在辖区文化广场开展法治夜校活动
聚焦需求,法治夜校办到群众身边
“我们工业园区部分企业员工想了解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知识,能否给我们上一堂法治课?”2023年3月,武汉市蔡甸区法院奓山人民法庭干警到奓山工业园区法官工作室办案时,接到了一项服务“订单”。当晚,法庭干警为企业员工送上一场内容丰富的普法课。
“群众需求什么,我们就送什么,群众想听什么,我们就讲什么。”奓山人民法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法治服务更加精细精准,法庭在参加地方政府部门联席会议或到乡村、社区等基层组织进行司法审判活动中,着力推广“法治夜校”品牌,充分听取基层自治组织及人民群众对普法工作的意见,针对群众需求,做好“法治夜校”的备课,切实提高“法治夜校”的效果,为群众提供订单式服务。
“法治夜校”需要接地气,服务群众才能聚人气。武汉市蔡甸区法院侏儒法庭、永安法庭,充分利用巡回审判车,到侏儒山文化广场、永安高紫山文体广场等处,开展“法治夜校”活动。针对文化广场是街道居民晚饭后散步、休闲的主要去处、人流量较大的特点,法庭干警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法治服务,让法律知识走近百姓、融入生活、深入人心。
回应关切,遇事找“法”观念深入人心
“朋友找你借钱,不巧你正手头拮据,是婉言拒绝还是从信用卡、花呗、借呗套现?”“吃野鸭,捕野鸭违法吗?”“卖银行卡,一张500元,这种生意能不能做?”今年2月14日晚,武汉市蔡甸区法院“微光成炬”系列“法治夜校”走进侏儒山街余门村。余门村及其相邻的老官村、马赛村村民齐聚余门村委会,听法官以百姓身边事讲身边法、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法庭干警还以“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常见问题”,向三村的村委委员们释明土地转让民主议定程序不能忽视、耕地红线不能碰、合同约定要详尽等法律风险,助力三村村委会依法治理乡村。
在侏儒山街老官村,武汉市蔡甸区法院侏儒人民法庭联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设置了驻村工作室。法庭干警平时会同当地自治组织开展调解工作,晚上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法治夜校”活动。今年2月份,蔡甸区侏儒山街老官村村民因劳务中的交通事故引发纠纷,劳务方向雇佣方索赔,并埋怨用工介绍方,对村民间的邻里和睦造成负面影响。武汉市蔡甸区法院侏儒人民法庭充分发挥一庭两所联动机制,联合当地司法所和派出所进村调解,同时通过“法治夜校”以案释法,在法庭干警的积极引导和劝解下,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遇事还是要知法懂法守法。” 事后,老官村村民杨某说。当前,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辖区群众遇事找“法”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找准方法,法治宣传更加通俗易懂
武汉蔡甸区侏儒、消泗、桐湖、张湾等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大部分村民平日耕作劳动。为不耽误村民白天生产作业时间,法庭干警利用晚上时间开展“法治夜校”活动,走街串巷、进村入户,组织各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课堂上,干警从辖区群众日常工作生活需要出发,以广接地气的百姓话,通过以案释法、座谈答疑等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 ,重点宣传民法典、地方性法规规章和乡村振兴战略、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辖区内存在的矛盾纠纷隐患,开展针对性宣讲,做好法律知识讲解和纠纷化解工作。
提起法律,老百姓都觉得很高深、晦涩难懂。针对这一情况,法庭干警在“法治夜校”课堂上,结合工作、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开展法律咨询,以案释法。为了活跃授课气氛,“法治夜校”活动还设置交流互动环节,引导参加“法治夜校”的群众积极提问,畅所欲言。大家积极踊跃参与,营造了良好的学法、普法氛围。
“法治夜校”不光是单纯的对辖区群众进行法律知识的灌输,法庭干警还会通过组织观看法治教育片等形式,让辖区群众对法律有具体、形象的认识。“法治夜校”还组织辖区群众观看《民之法典》、《家事如天》《法治中国》等普法教育片,并发放普法宣传资料,进一步加深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自开展“法治夜校”活动以来,武汉市蔡甸区法院4个基层人民法庭联合社区、妇联、司法所等基层自治组织,在辖区4个街乡11个村及一个工作园区开展法“治夜校”活动12次,讲授法治课24课时,发放各类法律宣传资料1万余份,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余个,受教育群众近8000人。
作者:刘辉(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