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指导协办:中共湖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出品: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导读:
“三重境界”守护大写的中国“V” ——郧阳检察助力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保护纪实 武汉都市圈检察机关大动作!九地在鄂州会签这份文件 武汉中院:以高质量司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检察开放日+新闻发布会 零距离见证湖北流域综合治理成效 中央、省级媒体组团“打卡”!深挖十堰检察新闻“富矿”! 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平安建设工作情况 公安县:“两长”同庭履职,“亮剑”职务犯罪 唇枪舌战 精英对决丨荆州市检察机关公诉人论辩赛精彩来袭 2022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揭晓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2年度十大案件”40件参选案例
提升“司法透明指数” ———孝昌法院利用信息化推进司法公开纪实
2023-03-21 15:09:01 来源: 点击: 0
      近年来,孝昌法院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应用为核心,同步推进网络法院、智能法院、阳光法院建设,形成司法公开和诉讼服务全面覆盖,让当事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沟通零距离、服务无障碍”,给老百姓带来了更便捷、更亲和的司法获得感,构建了一个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法院”
      “诉讼服务中心”——让审判更方便透明
      因涉及一起金额较大的民事纠纷,市民王先生需要到法院立案,从跨入立案诉讼服务中心的门到完成立案,只用了10分钟时间,并且案件信息一目了然。“现在立个案真是方便。” 王先生满意地说。
      目前,孝昌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和人民法庭查询区全部配备了电子触摸查询台、电子卷宗查询电脑,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金融服务区还配备有银行POS机,当事人可以现场缴费;信访接待区设有远程视频接访室,随时为当事人提供信访投诉服务等。此外,还选配审判经验丰富的优秀干警专职从事立案登记工作。诉讼服务中心成为咨询有人应、电话有人接、诉后有人引、材料有人收、案件有人查、法官有人找、检举有人受、来访有接待的高效实体窗口。
      “半小时”诉讼服务圈——让诉讼更快捷
      “真是方便,再不需专程到法院去领取判决书,直接在法庭就可以了。”这是周巷人王立在领取法律文书后高兴地说。
      这样的便捷,得益于该院推出的“半小时诉讼服务圈”便民举措。它通过将诉讼服务阵地前移,实现法院与法庭、诉讼服务点与法官工作站,现场与远程、网上和网下有机结合,缩短当事人的办事半径。“一心多点、全域覆盖、联网运行、就近服务”的诉讼服务网络,当事人可以选择任何一个诉讼服务点办理远程立案、异地领取文书、费用结算等事务,缩短诉讼事务的服务半径,免去当事人奔波之苦。
      从“群众多跑路”到“数据多跑路”,“半小时诉讼服务圈” 便民举措让群众以最短暂的时间、最低廉的成本、最便捷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司法服务。
      网上法院——打造零距离沟通平台
      3月14日,在广东打工的孝昌刘先生在孝昌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进行预立案,不到10分钟就完成所有异地立案手续。
      面对新形势下当事人对诉讼服务快速、及时、高效的要求,孝昌法院在建设运行诉讼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同步开发了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形成实体与网络、现场与远程想结合的全方位诉讼服务模式,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沟通无障碍,司法零距离”。
      “孝昌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开通在线立案、在线调解、在线审理、在线送达、在线执行、在线信访等功能,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提出立案、调解、审理等申请后,系统自动向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发送短信提醒,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上线处理。同时,提供诉讼指引、文书样式、风险提示、办事指南等资料,人民群众可随时下载、打印诉讼资料,实现人民群众与法院工作人员的无障碍沟通。
      开通审判流程节点信息推送服务。选取立案、分案、排期、开庭、送达等16个节点,实时向当事人推送通知和提醒短信。
      设置在线咨询、投诉、建议、院长信箱、接访预约、旁听预约等互动平台,方便人民群众随时表达诉求,监督法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网上诉讼服务中心还开设审务、政务公开;审判委员会、审判员、书记员、人民陪审员基本信息及联系方式公开;以及司法评估鉴定机构、拍卖机构公开。更有旁听预约、院长接访预约、办事预约板块,人民群众均可通过网上信息全面监督法院工作,达到审务、政务全透明。
      “双微平台”——司法公开的“高速路”
      3月8日,该院对一起毒品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通过官方新浪微博,采取图文、视频的方式对案件的审判情况进行同步实时播报。几千余条微博将不能到现场的公众“请”进微博“旁听席”。据统计,有5万余名网友通过微博点击观看庭审图文、视频直播。
      目前,孝昌法院均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互动平台,搭建起“微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以视频、音频、图文等方式及时发布典型案例、公开庭审过程,回应群众对执法办案等方面的关注和期待,让司法公开更加高效、快捷。
“互联网思维让微博、微信、互联网庭审、APP移动终端等信息化手段在审判工作中得到充分展示,满足了信息化时代社会公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很有创新,值得推广。”湖北工程学院物理系教授李纪平点评道。
      如今案件当事人只需提供一个手机号码,即可通过APP查询相关信息、裁判文书等,也可以接收司法服务平台发送的立案受理、审判组织、开庭通知等相关信息。
      借“智能法院”提升“司法透明指数”,孝昌法院正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司法公开,努力打造“阳光法院”,为群众提供一个关注司法、维护权益的崭新平台。
    (汪新元、夏璠、宋丹阳)
电子杂志往期回顾

关注楚天法治微信公众号

}); }